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黄权一愣,猜?这怎么猜?但是黄权很快就想到,必然是和杨松有所联系的……
『莫非……』黄权迟疑了一下,『是船运?嗯,这个……江州波氏?』
诸葛亮看着黄权,点了点头。
『还真是波氏?』黄权一愣。
这个猜测其实并不算多难。因为杨松的性格决定了他一旦牵扯出来的事情,必然是和钱财相关的,而杨松主要的生意,便是贩卖川绸锦缎,而他的竞争对手,主要就是波氏。黄权没少听一些关于两家人在船上码头相互龌龊的事情。
江州波氏。
江州,就是后世的重庆,此地多条江水汇集,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了各地货物转运集散之所。
波氏是江州冠族。
杨松原本只不过是因为波氏和杨氏是在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平日里面也少不了相互摩擦,所以杨松当时搞事,原先就想要泼波氏一盆脏水,只是给波氏找些麻烦,然后趁机抢占波氏的一些生意而已,可杨松没想到的是,波氏本身就有问题,结果被杨松这么一引……
就像是当年黄巾之乱被一个士族子弟的卧底唐周提前引爆了一样,江州如今大乱!
一旁的张熹艰难的吞了一口唾沫,应答了下来。
……
……
嗯,转个场先……
夜袭的手段,不仅仅只有一种。
就像是在鱼复左近,夜袭和被夜袭,实际上也在同时间上演着。
江东军在距离鱼复六十里处,安札了营地,修建了一个庞大的水寨。
即便是在夜间,也似乎能够看见在江东水寨之处的点点光火,遍布了大江两岸,宛如地上的星海。
长江以北在下雪,但是长江以南还是晴天,甚至还比原本的正常的气候还要偏暖一些。
诸葛亮在中军营地之中最后审查了一遍各项布置,然后颁布了夜间号令之后,就起身巡营。
诸葛亮先到了鱼复城中的后营。
在后营地之中,大部分的兵卒都休息了,但是随军的工房依旧在忙碌着。
工房几乎是十二个时辰都不停息,不管是修理器械,还是赶制物品,任务都比较的繁重。
不过繁重的工作,带来不错的收益。
甘宁最近喜欢上了大黄弩炮。
经常能看见甘宁一个人举着原本是要两个人才能抬起来发射的大黄弩在左瞄瞄,右瞄瞄的……
想到此处,诸葛亮不由得笑了一下,微微摇了摇头。
这种来自于关中潼关的发明,现在则是被甘宁玩出了许多花样来。
大黄弩炮的射程远,射速快,又是携带轻便,江东水军如果不出动大部队,显然无法抓住甘宁这样滑溜得宛如泥鳅一般的家伙,同时大江上下,加装了水轮的船只,往来迅速,即便是江东军真有心防备,也显然无法在夜间封闭整个宽阔的江面。
于是甘宁就轮番带着人去用大黄弩炮骚扰江东水军。
这种射程刚刚好,射速刚刚好的武器,虽然说在夜间盲射根本谈不上什么准头,但是问题是甘宁等人根本不需要准头,只求骚扰。
爆炸的轰鸣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习惯的。
这种声音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在山川之间连续回响,恐怖氛围拉满,导致江东兵卒士气消耗了不少,尤其是那些临时拉扯来凑数的兵卒,简直不要太好用。
如果江东出动大队兵卒在外防御和驱逐,那么甘宁等人找不到下手的机会,也是赚到了,反正出动大队兵卒,就意味着这些江东兵得不到好好的休息,同样也能达到诸葛亮所要的效果。
叮嘱工房管事要注意防火安全等注意事项之后,诸葛亮便是开始往前营巡视而去。
跟在诸葛亮身边的,是法平。
两人带着一队护卫,举起中军巡查的灯号,先往鱼复城东的大营而去。
刚到城门左近,便是听到在城头上有人高喝一声,『口令!』
法平大声回答道:『山茶!』
城门黑暗之处,便是有些隐隐约约的人影沉寂下去。
诸葛亮没走城门,因为按照军规,入夜之后是不开城门的,但是在城外有搭建一个云梯,平日的时候是抽掉了木板,作为城外哨塔使用。
城东大营,灯火通明。
不仅是照亮了营地,也照亮了一大截的城墙。
白天,营地之中是以旗帜为号令,夜晚就是以灯火为令。
一伍有一火,一队有一灯。
每队都有灯号,上面写有队列的名号,方便夜间辨认。
人类先天对于图案接受程度会更高一些,所以灯笼上除了文字之外,为了区别于他人,也常常会在灯笼外面再加上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