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千三百三十四章你也是蝼蚁  大明烟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 一纸寄相思,千里共春风。

    > 旧梦随风远,孤心与月同。

    > 人间多离别,唯愿梦相逢。

    写罢,她轻轻放下笔,闭上双眼,仿佛沉入了梦中。她的呼吸渐渐微弱,嘴角却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仿佛终于与那远方的他,在梦中重逢。

    夜深人静,风起竹林,沙沙作响。仆人守在门外,听见屋内传来一声轻叹,推门而入,只见文若兰已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手边仍放着那幅《桥》,与她亲手所绘的《寒梅图》并排而挂,宛如两位画师最后的对话。

    虎丘山下,竹林精舍从此再无画声。而文若兰与李墨生的故事,却在江南文人之间悄然流传。每当有人提起明代画坛,总会有人低声吟诵:“江山万里皆如旧,不见当年画中人。”

    他们虽未名留画史,却以笔墨为舟,穿越了时代的洪流,抵达了彼此的心灵深处。他们的画,不只是艺术的传承,更是情感的寄托,是乱世之中最温柔的坚守。

    多年后,一位年轻的画师慕名而来,拜于竹林精舍旧址前。他翻开文若兰留下的画册,见其中一幅画上题有诗句:“不见当年执笔处,唯余寒雪落寒林。”他凝视良久,忽然泪如雨下。

    他取出笔墨,于纸上缓缓勾勒,画中是一座桥,桥下江水奔流,桥上一人独行,身披寒雪,手执画笔,望向远方。他在画上题曰:“桥通心海,画寄情长。”

    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文若兰与李墨生的回响,听见了明代画坛最后的余音。他明白,艺术从未真正消逝,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继续在时光的长河中流淌。

    而他,也将成为那长河中,又一朵浪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