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34章 抬轿子的人!  医路青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院士增选两年一次,从提名到入选的周期很长,考察期一般持续十个月。
    一旦成为院士,对医生而言,算是封顶了。
    至于从新院士成为资深院士,那就是熬资历,另外有院士身份的加持,自然而然会有诸多资源主动涌来,只要你没有原则性错误,基本退休之前都能成为资深院士。
    郭志昌其实并不太在乎自己能赚多少钱,他更在乎国家的认可,自己对社会有无实际贡献。
    成为院士,一直是郭志昌努力的目标。
    否则,以他在皮肤学的良好开局,想要赚钱,易如反掌。
    整容整形医学的服务不少建立在皮肤科基础之上。
    多年前,郭志昌的研究成果小有名气时,很多投资人慕名找到郭志昌,邀请他加入,提供极好的待遇,都被郭志昌义无反顾拒绝。
    为此亲朋好友,同事领导很不理解。
    继而他被边缘化了。
    郭志昌无法做到同流合污。
    他知道那些投资人并非一心一意帮助做研究。
    而是,打着他的名号,挂羊头卖狗肉。
    郭志昌不愿意欺骗他人。
    他是一名医生。
    他的产品应当应用于治疗,而不是作为商品去敛财。
    唯一感到庆幸的是,郭志昌的妻子一直支持丈夫的事业。
    外界传言郭志昌与妻子不和睦,完全是胡说八道。
    两周后,那三名从鄂省转院过来的病人。
    两个人病情较轻的患者,终于来到拆纱布的时候。
    这段时间,团队对病人进行细致体贴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尽管病人经历了许多痛苦,但每次看到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他们是感激与温暖的。
    除了身体的治愈之外,他们亦得到了灵魂的治愈。
    烧伤患者很容易因为变故,导致心理创伤。
    郭志昌和赵原一同来到病房。
    赵原亲自给病人拆掉纱布。
    这个过程,对病人十分痛苦,尽管采用的是油纱布,但难免还会有些许粘连,在揭开的过程中,需要极为小心翼翼。
    除了医务人员之外,也有媒体在场。
    媒体是主动前来,记录下这关键的一幕,因为很多人都在关心病人。
    宛如剥洋葱一般,纱布被一层层撕开。
    肌肤逐渐裸露。
    在场众人脑海中仿佛回到数天前急救的那一幕。
    病人的身上多出烧伤,面部全非。
    旋即,眼前的变化,让人吃惊。
    恐怖渗人的创伤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是柔嫩光润的肌肤。
    “太不可思议了。”记者眼中满是惊讶。
    “太好了!”母亲冲过去,紧紧地抱住女孩,“你没有毁容!真的!跟以前一模一样,不信,你自己看。”
    母亲赶紧找出镜子,摆在女孩的面前。
    女孩这几天度过了艰难的心理历程。
    身体的伤痛远不及心灵创伤。
    她看过自己从火场被救的照片,宛如从地狱深渊爬出来的魔鬼。
    清醒后的这几天,她看着镜子里像木乃伊一样的形象。
    她不愿意说话,不愿意见人,自卑到了骨子里。
    她甚至暗下决心,倘若自己真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还不如一死了之。
    唯一支持自己活下去的信念,医务人员一直在鼓励她。
    她仍有机会康复。
    事实证明,医务人员没有欺骗自己。
    尽管自己遭受了不幸,但她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实力惊人的医生团队。
    他们救出了绝望中的自己。
    接下来,赵原和郭志昌来到隔壁病房,为另外一名患者拆解纱布。
    尽管手术没有做到百分之百,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活率,已经堪称奇迹。
    有些没有修复的地方,后期还是可以补救的。
    从七天的效果来看,他们的手术效果堪称逆天。
    除了最早做手术的那个女孩,因为全身修复的面积太大,暂时还没有达到康复标准。
    但目前两个病人的恢复状况来,那个患者的情况应该不会太糟糕。
    “谢谢郭教授,谢谢赵院长。”病人的母亲不断地鞠躬,泪流满面。
    郭志昌憨厚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的性格便是如此,不善言辞。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