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万帆争市易】  我们是文官集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管子曰——‘与民量其重,计其赢,民得其七,君得其三’。国家掌控铁的定价权,并对生产出来的的铁器统购统销。在这些前提下,他放开冶铁作坊,允许民间商人自主经营,其增值部分,商人的七,国家得三。由此我们可以借鉴的是,首先丝、绸定价由官府主导,朝廷允许私舶出去,番舶进来买卖,对于超过起征价而成交的货物,增值部分官方税三,民商得七。”
    “抚台说的很明白,不过我还要强调一点,这只是对增值部分,而对货物本身的征税可依照魏进忠的说法,十五税一,每征银一两税六分。”
    “是的。不过申公,这税该归……”
    “呵呵,抚台的意思老夫明白,不如……老夫给二位出个主意?”
    “下官愿闻其详。”
    “去年那事之后,孙东瀛至今未再返回苏州,人虽不来,但他说‘只征行商,不征坐贾’的关税依然存在。今日我等聚一处又议市舶之税,若这依然被归于内帑……老夫的意思,你二位可直接上疏争取,明写也好,暗提也罢,以一方父母官的身份,与皇上挑明二选一,要么榷关重归户部,要么市舶归于地方。”
    “上疏不难,下官只是想,外头那二位会否答应?”
    申时行笑笑:“太守,对刘成直说无妨,他承孙东瀛的作派,还算好说话。至于魏进忠,老夫记得山东一地的两税,似乎已回归本来,只榷青岛港一处入内帑,苏州完全可以效仿。”
    “是的,明白了。”两人一听,同时点头应道。
    周一梧道:“但是别忘了,孙东瀛依旧提督苏杭织造。”
    “暂且不管织造吧,确实非你我之力能说动皇上改变主意。眼下先做能做的。”
    “申公说的极是,就只管眼下的吧。”
    “好了,既然定好了榷纲,想必外面的人已等多时,咱们这就出去见见?”申时行再次提议。
    “就依申公……”
    ~2~
    三人遂出了书堂,
    一出书堂就被热浪袭卷,申时行抬头看看天,顿时想念起休休庵里那片竹林,“立了秋还这么热?”
    同在一衙门,东隅的景色与他处迥然,颇有湖光山色之美。廊桥上,轩室前,只要能立足的,已经满是人。
    “呵呵,今天人还不少,”申时行环视一周,有些惊讶。不过今日议的是大事,估计全苏州城的人都在关心。
    水池边上有好大一片竹林,聚在此处的人更多。竹林背阴处立了一展屏风,屏风前摆了桌椅数张,圆凳也有十数只,人是有座有站,三两成群。
    三人一径来到此处,有人眼尖率先招呼道:“申公、二位长官,这边请。”很快,其余人也跟着一道相迎。
    在众人一番推让后,申时行还是上坐,巡抚曹时聘陪与左,太守于东首就座,西首刘成、魏进忠,其他人则次第落座。没有座位的,还是依然站着,里外三层不在话下。
    俨然一个会场,待众人坐定,曹时聘方起身道:“诸位静静,先听本官说……”
    偌大一片竹林,顿时安静。
    “今天大家到这里来,毋庸置疑,都为着一个目的,刘家港。之前刘公公已与本官说定,市舶司将重新设在张泾关,原先娄江北岸还有过去遗留的百万石粮仓,会全部翻新作为仓房出租。朝廷允许本港的私舶出海,那么记住,在出海前,需要至太仓兵备道衙门登记船只,办理执照,方允出海贸易。执照一年一审,每审一次暂定给银100两……”
    “抚台老爷……”曹时聘稍一停顿,就有人急切地发问。
    曹时聘却举手按下:“本官理解你们急切的心情,容我先把话说完,然后你们再做询问。”
    “至于榷纲,以漳州月港的督饷馆为参照,除了执照,另外还征陆饷,也是关税,按照每值一银税六分来征。商品名目也暂时参照月港的《陆饷抽税则例》来,后期会做调整。出口货物也会整理一个抽税则例出来,到时按例执行即可。不过要强调一点,关于出口货物,会另征增值税,也就是除了关税之外,还对增值部分征税,这个暂定二税一。其余费用,比如租赁仓房、停舶、修理等费,都另算,也会列个明目出来……”
    曹时聘大概讲了一遍,话音一落,那里外围了三圈的人当中,就已有迫不及待想提问的人。
    申时行一见,叫住曹时聘:“曹抚台,今天既是成立工商联合会,也不光是衙门的官员,还有不少商号的掌门人、东家也来了,要不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做买卖的是他们。”
    曹时聘立马应道:“好,既然申公说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问答时间,凡是有疑问者,先报上家门再提问。”
    “请问……”方才就迫不及待的那人,此时已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在下来自东山席家,家中主要做丝绸、布匹、蓝靛生意。”
    “哦,是东山席家啊,”申时行瞧这位二十八九的年纪,问道,“左右逢源是你何人啊?”
    这人一愣,随即嘿嘿一笑,“申相公,晚辈正是席右源,左源是家兄。”
    “呵呵呵,”申时行不禁笑了起来,“好吧,老夫有眼不识泰山了。既这样,你有何疑问,不防说出来。”
    席端攀抱拳道:“申相公、抚台老爷、太守老爷,各位县老爷……”他对在座的官员一一行礼,然后又对着魏进忠,“刘爷,魏爷,许久不见。”
    魏进忠也笑道:“俺记起来了,你是小席,好巧啊。临清一别,也有小一年了吧。”
    席端攀笑眯眯的与他寒暄两句,就回到问题上,“请问抚台老爷,您方才所说陆饷,在下有些疑问,月港的商船在入港前,为了核算陆饷,会先有衙门委官前来封钉,封钉后船无法卸货,也不能进港维修,如此一来,若遇台风,难免覆没。听说就在上月,有艘船就因此倾覆,数十万洋货一飓立尽。那就请问咱刘家港是否也会这样,不许船先进港?”
    曹时聘不免有些惊讶:“上月倾覆的?怎没听说……”
    “可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