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岛津义宏派去顺天探听消息的裨将回报说:现在虏船堵塞海口,小西不得撤兵。听罢,岛津便与立花宗茂商量,最后决定先派使者前去蔚山,请加藤清正参与出兵救援。
加藤收到了两人的请求,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但到了第二天,加藤清正并没按照约定前往,而是直接放弃蔚山,撤兵釜山浦。与此同时,西生浦的黑田长政,及竹岛和昌原的锅岛直茂父子,也遵从五大老的指示,焚了倭城,撤兵至釜山浦。
岛津义宏听说了加藤的行为,不禁破口大骂,但骂完之后,到底救不救小西这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他再次聚集部下,商量是否还要去救小西行长。
“应当赴援,解其围困,如果舍弃五位大名,岛津家在泗川取得的胜利就会被抹杀。”
众人点头以为是,岛津再与立花宗茂商量:“如果舍弃了顺天的五位大名,那将会是国家的巨大耻辱,而今唯有死战解围,我等须下定此决心。”
立花宗茂没说什么,随后与高桥统增、筑紫广门、小早川秀包、寺泽正成连同岛津合兵,准备开赴顺天。
小西行长派出的八个送信人,其中有一人正好被陈璘捕获,从其身上搜出密信。信上得知,小西准备联络其他几地的倭贼在十八日夜,从东、西两方夹击陈璘水师。
另外,又从他处得知泗川、巨济岛、闲山岛的各个倭将凑齐了约七百艘舰船,正开赴顺天救援。
“这场战……”陈璘知晓倭军动向后,暗暗寻思——恐怕不只是救援那么简单吧?大批援军,与倭城的小西行长来个东西呼应,先夹击他海上联军于獐岛,歼灭水师后,进一步歼灭刘綎所率的陆军,这恐怕才是救援的最终目的。
什么两千个人头,陈璘立马抛诸脑后,他立即找来李舜臣商议:“我方势单力薄,如送羊喂虎,不可坐以待毙,不如直捣露梁,还可迅雷不及掩耳。”眼下这场海战赢了,那就是妥妥的头功,还要什么人头?
李舜臣也正有此意,他深谙此处地理,露梁海峡就在莲台山和南海岛之间,一处狭长的水道,可谓咽喉之地。海峡西面小岛众多,地势险要,也是从顺天通往对马岛的海上捷径。若要奇袭,此处正是最佳地点。
两人商定,为避免被夹击,水军果断放弃扼守顺天倭城的咽喉—獐岛驻地,而将水师分为左右两协,陈璘水师进屯于海峡西北的昆阳竹岛;李舜臣水师驻兵于海峡西南的观音浦,两军南北呼应。
一切布置就绪,只等岛津义宏的援军穿过海峡,给其致命一击。
十八日晚,陈璘于竹岛,站在船舷上,南向而立。他望了一眼一片混沌的海峡对岸,又抬头仰望浩繁的星空,不禁眉头紧锁。
很快他回到船舱,与李舜臣手书一封,信中说:“吾夜观乾象,昼查人事,东方将星将病矣。公之祸不远!公岂不知耶?何不用武侯之禳法乎!”
李舜臣接信,想了片刻,淡然一笑,然后铺纸研墨,附上回信:“吾忠不及武侯,德不及武侯,才不及武侯。此三件事,皆不及武侯,而虽用武侯之法,天何应哉!”
陈璘接到回信,见李舜臣固执己见,又回信劝道:“祈禳之事,古有行之者,惟子图之……”
李舜臣很快接到回信,他走出船仓,仰头望向夜空,果有大星坠海之异象。
他伫立片刻,喃喃自语道:“死生有命……”半晌,又将那封信撕做两半丢入海中,看着纸片纷纷飘落海中,顺洋飘走,他自嘲一声:“祈禳有益?”
十一月十九日夜半,岛津义宏等人乘船从昌岛出发,试图穿过露梁海峡,向顺天进击。
李舜臣很快收到了岛津出发的消息,并及时通知了陈璘。
五鼓时分,陈璘乘上朝鲜的大冲锋船,随着潮水顺流直下露梁,扬旗伐鼓而进。李舜臣和明水师副总兵邓子龙为先锋,在前开路,其余船只则紧随其后。
夜间行船的立花船队十分警惕,为避免与联军水师仓促遭遇,立花宗茂命船手立于船舷,随时观察海面动向。很快,就发现了李舜臣船队。
立花宗茂立即指挥其麾下水军极速接近李舜臣船队,并下令:“接舷肉搏!首级扔回船上,不必恋战,焚船即走。”手下部将纷纷答应。
“嘭…嘭…嘭…”接连几声巨响,两只船队随即遭遇。接舷后,立花麾下叫嚣着纷纷跳帮,先登之人是立花家臣池边。跳帮后,刚要大声呼喝,却一下被长矛刺中,血溅当场。紧随其后的是小野和泉、立花三太夫领兵登山朝鲜船只,幸运的俘获了几只船。而立花宗茂的弟弟高桥统增也指挥其麾下驱船进攻,接舷后立即跳帮,跟着一顿厮杀,接连斩获数枚首级,并悬挂在外,立花军见之一片欢呼雀跃。
岛津麾下水军不像立花那样准备充分,乍一看朝鲜船队,吃惊之下半天才有所动作,岛津连忙指挥部下驱船上前。岛津家臣川上久辰父子乘了一艘小船就试图靠近一艘朝鲜大船,船太大又无法登船,转瞬小船就成了攻击目标,箭矢、火器顿时急如雨下。
两父子袭击不成反倒让自己被动挨打,川上久辰妄想拿钩枪抵挡朝鲜的火器进攻,不料却被飞石击中,当场昏死过去,其手下家臣也死伤殆半。
更悲催的是,朝鲜大船用熊手勾住川上的小船,使其动弹不得。川上的儿子一见急了,抱起铁炮就向朝鲜大船轰了过去,连发十几发,毙了十几名朝鲜士兵,然后另一个家臣花北治部手持一柄大斧砍烂了大船的栏板。
这两人拼死反抗,小船这才挣脱了大船,载着残兵败将逃去。
另一艘岛津军的舰船同样被熊手勾住,动弹不得,而后朝鲜水师直接将火药桶投到船上。火药炸开,火焰四窜,船只顿时燃成了火球。船上的士卒纷纷跳海逃生,来不及跳的立马变成火人。还有狗急跳墙的,跳到朝鲜船只上,结果又成了被射杀的靶子。
海上大战开始后,李舜臣作为先锋,朝鲜水师最高统帅,亲自援袍先登,杀入倭舰当中。他的船自然也成了重点攻击的目标被团团围住,处境十分不妙。
随后赶到的陈璘见李舜臣的船只被围,形势危急,急忙指挥众将拨船指戈入援。然而李舜臣刚一解围,陈璘又被倭舰团团围住。
原来倭军见是明军的指挥舰,立马舍李舜臣转而围攻陈璘,如蜂攒蚁集一般将其围住。贼寇疯狂吼叫着,登上指挥舰,脚还未落稳就提刀冲着陈璘杀过来。
陈璘正好坐镇在甲板,有两个倭寇已举刀冲了过来,几乎逼近。陈璘的儿子陈久经一见急了,立马挡在父亲面前,刀入血肉之躯,发出‘噗’的一声闷响,陈璘大惊,来不及细想,操刀就想冲到儿子前面。但他的旗牌官反应更快,用镗钯刺向贼寇的胸膛,再一推将其推落海中。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