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你特么叫啥来着?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我不想去钢城。”

    “那你是想去新京一厂?”

    人事规划科的王宗成听这句话耳朵都听出茧子来了,太多人说了。

    时间一过九月中旬,红星轧钢厂在集团总经理李怀德的命令下启动了岗位??工人双选工作。

    就是字面意思,岗位选工人,工人选岗位,就像拉郎配。

    好的岗位自然有很多人竞争,就像好姑娘一样,一家有女百家求。

    反过来讲也是一样的,好工人也有好岗位追求,比如那些高级工。

    工人选择岗位,岗位考核工人,合适了就登录名单,划转人事关系。

    虽然距离红星轧钢厂正式搬迁还有两个月,但并不妨碍人事部门提前做工作。

    登录名单,划转人事关系就意味着被岗位录取的这名工人获得了两个月以后去往钢城的火车票或者船票。

    没有被岗位录取的工人该怎么办?

    很简单,继续竞争其他岗位,或者去其他分厂招录办公室碰碰运气。

    就在西侧辅楼一楼,所有的办公室都已经搬空了,部分人员已经或是安置去了其他分公司,或是提前搬去了新办公大楼。

    早在一周前集团的各工业企业、分公司、服务公司等单位就已经过去做职工安置的准备工作了。

    这其中当然包括钢城轧钢厂,轧钢工人的首选也是轧钢岗位。

    比较特殊的是,新京一厂也得到了一间办公室用来登记和招录工作。

    从这周一开始,厂办公区大门口,沿着马路边摆了长长的一溜桌子,那是职工选岗报名的登记窗口。

    也是从周二开始,每天早晨办公区门口的公告栏上都会张贴选岗成功的名单。

    名字不在名单上的自然就知道自己名落孙山了,只能打起精神继续选别的岗位。

    不是集团故意为难这些轧钢厂的职工,也不是红星轧钢厂要甩掉这些包袱,这么做还真是应了以人为本的分配原则。

    谁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擅长且喜欢的岗位,只要有能力就行。

    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这几天没少见几个车间主任凑在一起,一边盯着自己手里的好工人,一边盯着别人手里的高级工。

    这一次红星厂搬迁至钢城,就是一线职工大洗牌的关键时期。

    都是基层负责人,谁抢到的高级工多,以后车间任务完成的就更好。

    但实际情况是狼多肉少。

    钢城轧钢厂已经有部分工人在岗位上了,这是前期动员的优秀职工。

    他们不用参加双选工作,早在一年多以前,经过人事部门的鼓励和劝导,这些年轻人义无反顾地离开家乡,投奔到东北钢城那片土地去当拓荒牛,有政策倾斜都是应该的。

    钢城轧钢厂前年开始动工,那时候就缺人,需要红星轧钢厂的工人放弃在京城的工作,去往东北。

    谁又愿意背井离乡,撇家舍业的,动员了也不见效果。

    还是领导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号召青年突击队带头,主动报名拓荒。

    说是拓荒,实际上没有开荒地的活,冶金厂周边哪有地给他们种。

    搬运机器、支援工地、执行保卫、学习技术……………

    最先去钢城的那一批年轻人对新厂区最有归属感,也最有创业精神。

    少有老同志掣肘,他们热血难凉,一心做事业,终于提前三个月将钢城轧钢厂给建设起来了。

    现在是机械设备调试和试生产阶段,以应对即将在11月份正式开工。

    可以说京城红星轧钢厂停炉的那一天,钢城红星轧钢厂早就开始生产了,绝对不会将生产任务耽误了。

    经过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钢城轧钢厂更纯粹,更专业。

    可代价是将原本四万名职工压缩到八千五百人。

    取消三班倒,取消部分工业,给新轧钢厂插上自动化和电气化的翅膀,也将部分职工的路给堵死了。

    都是同志,哪能将他们的路都给堵死了,还是要解决安置问题的。

    9月17日,李学武代表红星钢铁集团会见了京城工业和新京一厂的负责人,就职工安排进行了深切讨论。

    他也是应李怀德和管委会的要求,向京城工业和新京一厂提出至少接收两万五千人的准备。

    红星钢铁集团不是养不起这些人,而是没有岗位可供他们挑选了。

    从9月15日开始,陆陆续续提交上来的报名表显示,很有一部分职工是不愿意离开京城去钢城工作的。

    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有的人能接受随着工厂一起去钢城,那他们就去争钢城轧钢厂的岗位。

    不想去钢城的怎么办,只能去争集团放出来的安置岗位。

    哪个单位的都有,建筑总公司和矿业总公司的最多。

    很多工人不得已选择建筑总公司和矿业总公司也不愿意去钢城是为了什么?

    建筑总公司的岗位具有流动性特点,工地很有可能不在京城。

    矿业总公司就更是了,工作地点可能固定在大山里,或者矿洞里。

    但这两个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总公司在京城。

    就冲这一点,很多工人感觉自己的根还在京城,而不是背井离乡。

    其实这也透露出了一种无奈,能干自己熟悉的工作,谁又愿意干体力活。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