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84、一骑踏破风云来(二)  骑砍三国之御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你唬我啊?

    听到徐和直接将临淄的整体人数夸大许多,尤其是骑兵这块更是翻了几番。

    王政状似随意地瞥了眼对方,心中暗自思索。

    此举用意何在?

    表面上倒是十分配合,露出一个不知情者该有的表现。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兵马。”他惊呼一声,随即满脸愕然地疾行过去,紧紧攥住徐和的手腕:

    “徐将军,此言当真。”

    嘶,这厮好大的力气。

    “这等大事,我怎会胡言乱语。“徐和一边忍痛缓缓将手抽出,一边肃然道:“正因为事态紧急,我才日夜兼程地亲身赴此,来告知天公将军啊。”

    “徐公厚意!”

    听到这话,王政似是大为感动,连称呼都变得亲切许多。

    “我年少识浅,骤逢危局,实在大惊无措。“

    王政脸色阴晴变幻了好一阵子,似是始终想不到办法,望向徐胜,目光带着求助:

    “徐公既愿来此通风报信,可见必不会袖手旁观。”说罢,拱手施礼,诚恳地道:

    “不知可有什么办法?”

    某等你这句话很久了!

    “天公将军,”徐和心中大喜,干咳几声,缓道:“某冒昧地先问一句。”

    “如今将军队伍中青壮能战者,究竟有多少人数?”

    “青壮者约莫五六千人。”王政想了想道:“但在我布道之下,城内如今却是人人诚心敬拜黄天。”

    ”若说能战,这三万多人都可为我效死,为道捐躯!”

    真敢吹啊你。

    你才攻下广饶几天,就能人人效死?

    徐和也不想直言驳斥,免得激怒对方,只是干笑几声:

    “天公将军,咱们也算是自家人,我就直言不讳了。”

    “当然。”王政点了点头:“徐公但说无妨,小子洗耳恭听。”

    “咱们黄巾军相比较官兵而言,战力还是有差距的。便按你所说...“徐和有些牙疼地道:“如今县内有三万战力。恐怕也未必是前来犯境的一万官兵对手。”

    “我若以这三万人据城坚守,可行吗?”王政想了想,问道:

    “占据地利,也可补足战力上的差距啊。”

    “广饶一个县城,能有什么地利可凭持?”徐和摇摇头:

    “兵法有云,敌势全胜,我不能战,则无非三者:必降;必和;必走。”

    “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转机也。”

    说到这里,徐和顿了顿,望向王政,说出了所谓的妙计:

    “以我之见,将军不如趁官军未至,走为上策啊。”

    “走为上策?”王政望了一眼徐和,心中冷笑,已约莫猜出对方用意。

    面上倒是顺势露出无奈苦笑,涩然道:

    “可是徐公,我能走去哪里啊。”

    ”按君所言,这支官兵里可是有几千骑兵啊。”

    “将军,可以分兵啊。”徐和提醒道:“须知守宫尚知断尾求生啊。”

    “只有先保存自己,才可缓图东山再起啊。”

    最后一句话似乎打动了王政,他沉吟不语,陷入了长考。

    这时霍氏正好端茶进来。

    天军起义之初没什么讲究,若有这种会议,便时常是她兼做了些婢女的工作。

    图穷匕见之后,徐和倒是不急不缓起来了。

    他说了半天,也觉口干舌燥,便走到方桌端起茶细饮,目光瞥见霍氏时,眼眸闪过惊艳之色。

    这竖子艳福不浅啊。

    心中感慨之余,望着似乎还在苦思冥想的王政,露出自信神态。

    他已是把利弊形势都给对方分析清楚。

    王政此时的犹豫不决,在徐和看来,并非是拿不定注意。

    恐怕更是年轻人好面子,不欲在手下面前露出贪生怕死的一面罢了。

    对此徐和毫不急切,从容等待。

    他相信对方最终还是会选择那条对自家最有利的路。

    “徐公,”王政抬头凝视徐和:“我想清楚了。”

    “将军明见,很有决断...”

    徐和笑吟吟地点了点,正要说几句场面话奉承一二,却听王政续道:

    “我受黄天旨意,起义只为伐无道,建立地上天国,怎可一遇强敌就临阵退缩,弃民不顾?”

    “不逃,不降,不和,“王政一脸的大义凛然,字字铿锵:

    “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守了。”

    “我意已决,明日便悉起大军,出城正面和齐郡官军拼了!”

    “便是死,也要死个轰轰烈烈!”

    啪!

    这话惊得徐和陷入了失神状态。

    手上一个拿捏不稳,茶杯便直接摔落在地。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