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有人说是她指点赵昭设下圈套,诱杀陈元敬;也有人说,她才是真正掌控大局之人。
流言传至赵昭耳中,他只是淡然一笑:“世人总爱将功劳归于神秘之人,却不愿承认,真正的权谋,就在眼前。”
然而,苏婉儿却察觉出一丝异样。
她在一次例行巡查中,意外发现宫中一名不起眼的宫女,竟曾在多年前服侍过柳清瑶。而此人,如今已被调入东宫,贴身伺候太子。
赵昭得知此事后,神色复杂。
“她终究还是回来了。”他喃喃道,“但她究竟是谁的人?”
#### 四十五、终局之前
冬至那日,赵昭召集群臣于太和殿,宣布将在来年春分举行祭天大典,并昭告天下,国泰民安,盛世可期。
然而,就在大典前三日,太子突然病倒,病因不明,太医束手无策。
赵昭震怒,命人彻查,却发现太子所饮汤药中,竟混有毒物??正是江湖上传闻已久的“忘忧散”,一种无色无味、致幻致命的奇毒。
而负责煎药的,正是那位曾服侍柳清瑶的宫女。
她被捕后,拒不认罪,只留下一句话:
“我只是奉命行事。”
赵昭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将她押入天牢,同时秘密派人前往东宫搜查。
而在东宫书房的一本旧书中,他们找到了一张泛黄的字条,上面写着:
**“棋局未终,胜负未分。”**
正是当年柳清瑶临别前留下的那句话。
赵昭看着那字条,神情恍惚。
他知道,这场棋局,远远还未结束。
#### 四十六、余音绕梁
春分当日,祭天大典如期举行。
赵昭身着龙袍,立于天地之间,焚香祷告,祈求风调雨顺,国运昌隆。
礼成之后,他缓步走下高台,回头望了一眼天坛的方向。
风起,吹动他的衣袍,如同命运的羽翼,轻轻拂过这座帝国的心脏。
“她到底是谁?”苏婉儿低声问道。
赵昭微微一笑,目光深远:“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
但他心中明白,真正的执棋者,从未真正现身。
而他,也不过是在这片棋盘上,步步为营,只为活到最后。
风起云涌,江山依旧,乱世未央。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 四十七、暗流再起
京城的风,依旧寒冷刺骨。
自陈元敬伏诛以来,朝堂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赵昭虽已下令彻查“柳夫人”组织残党,但始终未能揪出真正的幕后之人。那封藏于柳园中的密信,如同一枚深埋心底的种子,在他脑海中不断生根发芽??张文远,真的是敌人吗?还是……只是另一个棋子?
这一夜,紫禁城内一片寂静,唯有御书房灯火未熄。
赵昭独坐案前,手中握着一封刚刚送来的密报,字迹潦草,内容却令他心头一震:
**“东宫近来频有密使出入,皆避人耳目,行踪诡秘。”**
他缓缓合上密报,目光幽深。
“太子……也牵涉其中?”他喃喃自语。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苏婉儿悄然走入,神色凝重。
“陛下,臣刚刚收到消息,那位曾服侍柳清瑶的宫女,在天牢中自尽了。”
赵昭眉头微蹙:“怎么死的?”
“毒发身亡,手法极其隐蔽。”苏婉儿低声道,“而且,她临死前留下了一句话??‘棋局将变,执子者慎。’”
赵昭沉默片刻,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向夜色中的皇宫。
“她是在提醒朕……还是在警告朕?”他语气低沉。
苏婉儿没有回答,只静静站在他身后。
良久,赵昭转身,目光坚定:“传李慎之,立刻入宫议事。”
#### 四十八、疑云密布
三更鼓响,李慎之匆匆赶至御书房。
赵昭将密报与宫女自尽之事告知,后者听后脸色微变。
“陛下,此事恐怕不简单。”李慎之道,“若太子真与东宫之外的势力勾结,那说明……我们并未真正铲除‘柳夫人’组织。”
赵昭缓缓点头:“朕也在想这个问题。柳清瑶当年留下的布局,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
李慎之迟疑片刻,低声问道:“陛下,您是否怀疑……张文远?”
赵昭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李慎之沉吟片刻,道:“张文远素来谨慎,从未露出破绽。但若他是幕后之人,必然早已布下后手。如今太子年幼,若有人想要操控皇权,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张文远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昭微微一笑:“你倒是比朕还清楚。”
李慎之连忙低头:“属下不敢妄言。”
赵昭摆了摆手:“无妨。朕只是想确认,你是否也有同样的怀疑。”
李慎之沉默片刻,终是点了点头: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