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902章须弥十二道周天大阵  独步成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内藏最后一卷《真录》。

    七方呼应,愿力再聚。

    陆小天看着眼前众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些人,有的曾与他并肩作战,有的只是听过笛声便毅然前来。他们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却因同一个信念走到一起??**拒绝遗忘,捍卫真实。**

    “诸位……”他深吸一口气,举起白骨笛,“我知道前路艰险,甚至可能万劫不复。但我仍要问一句:你们可愿随我,再启逆命门?”

    无人退缩。

    赤梦拄剑上前,冷声道:“我父兄死于冤案,史书却记为‘叛逆伏诛’。我要讨一个公道。”

    僧人合十:“众生苦于妄念,唯有真相可渡。”

    萨满高举鼓槌:“祖先之声不可断绝!”

    龙女抚简:“我们虽死,但知识不死。”

    书童仰头,虽不见光明,却字字铿锵:“笔在人在,史存魂存。”

    陆小天热泪盈眶。

    他将笛横于唇边,这一次,不再犹豫。

    第一音落,七人脚下同时浮现铃花印记,与白骨笛共鸣;

    第二音起,天地灵气疯狂汇聚,断忆渊方向传来剧烈震荡;

    第三音穿透云霄,整片大陆的地脉开始共振,古老碑文逐一亮起;

    第四音震动魂魄,无数游离的记忆碎片从虚空浮现,如雨落下;

    第五音唤醒沉睡意志,七件信物腾空而起??金莲、祖鼓、龙珠、血莲核、钟阵、玉简、竹匣??环绕白骨笛旋转不息;

    第六音引动星轨,北斗七星骤然连线,投下一道银桥直通归墟入口;

    第七音??

    陆小天以心头精血喷洒笛身,嘶吼而出:“**我以我命为烛,照见千古沉冤!**”

    轰!!!

    银桥崩裂,化作漫天星火,尽数注入断忆渊封印之中。深渊边缘的符文剧烈闪烁,原本沉寂的禁制再度激活,竟从中传出一声声凄厉哀嚎??那是被吞噬的记忆在挣扎复苏!

    就在此时,归墟虚空再度撕裂,一道身影缓缓降临。

    竟是玄阙子!

    但他已非纯粹黑气凝聚,而是半身透明、半身血肉,左眼漆黑如渊,右眼却泛着人性微光。他悬浮空中,声音分裂成两种语调:一边阴冷笑骂,一边悲怆低吟。

    “你们以为封印就能终结我?可笑!我是你们亲手造就的怪物!每一个因铭记而疯魔的灵魂,都在滋养我!每一个因真相而崩溃的生命,都在喂养我!我是怨,是悔,是不甘,是你们不愿面对的黑暗自我!”

    “但……我也曾是个史官。”他右眼流泪,声音颤抖,“我写下第一部《南荒纪事》,记录饥荒中的百姓如何相食。可当权者说我妖言惑众,剜我舌,断我指,烧我书。我逃入归墟,发誓要让所有人尝到我的痛苦……可如今我才明白,我不是要毁灭记忆,我只是……不想再有人像我一样痛。”

    全场寂静。

    陆小天望着他,忽然问道:“那你愿意停下吗?”

    玄阙子浑身一震。

    “如果你愿意说出真相,如果你愿意成为见证者而非复仇者……逆命门可以为你留一盏灯。”

    “荒谬!”左眼怒吼,“他是罪人!该永堕深渊!”

    “可若连他都不能被原谅,我们又有何资格谈铭记?”陆小天转身面向众人,“记忆的意义,不只是记住善,更要包容恶的来处。否则,我们与篡改历史的暴君何异?”

    众人默然。

    片刻后,僧人率先跪下:“我愿为他诵经超度。”

    萨满敲响祖鼓:“我请祖先接纳其魂。”

    龙女展开玉简:“我将重录《玄阙传》,不美化,不丑化,只述事实。”

    书童捧匣上前:“我以盲眼为证,此页留白,待后人评判。”

    玄阙子身体剧烈颤抖,两种声音激烈交战。最终,他仰天长啸,左手巨镰自行碎裂,右手指向断忆渊:“让我进去……让我把那些被吞掉的名字,一个个带回来……哪怕耗尽最后一丝存在。”

    陆小天含泪点头:“去吧。我们会守住出口,等你归来。”

    玄阙子纵身跃入深渊,身影渐隐,唯有一句飘散风中:“告诉后来者……不要学我恨,要学会痛而后醒。”

    深渊缓缓闭合,七钥归位,逆命门虚影最后一次显现,光幕上浮现出八个名字:

    陆铃(执笔)

    赤梦(守剑)

    阿沅(抚琴)

    白骨笛主(唤魂)

    紫曜守者(护光)

    归墟行者(赎罪)

    玄阙子(忏史)

    陆小天(续火)

    第八个名字亮起时,天地寂静,星辰归位。

    多年后,南荒学堂扩建为“铭学院”,专授史律、心证、愿力学。每年秋分,学子们齐聚桃树下,共吹白骨笛,以音律唤醒沉睡记忆。而在大陆各地,陆续出现“铃声驿站”,供旅人书写遗愿、记录见闻,由专人整理送往归墟备份。

    据说,每逢雷雨之夜,断忆渊上方会有紫光闪现,似有人影伫立,默默校对着亿万灵魂的姓名。

    又一个清明,孩童们放完纸灯,围着老师问:“先生,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么多事呢?有些听起来好难过啊。”

    老师蹲下身,指着溪中流转的灯火,柔声道:“因为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曾有人爱过、痛过、奋斗过。如果我们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