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9章壮士断腕  登基吧!大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调了不少主战派到临安,使得主战派在中央占据上风,但是地方上出了两淮,荆湖和巴蜀却有大批史党官员。

    他们对于郑清之的政策,并不满意,对于郑清之的政令,也是阳奉阴违。

    这次主战派在朝廷,制定了三路北伐的策略,下令荆湖和四川出兵,配合淮军北伐,荆湖和四川方面却都没有彻底执行。

    荆湖制置使史嵩之,认为朝廷三路北伐,会激怒蒙古,给蒙古南下攻宋的借口,所以并没有权力配合,只是上孟珙象征性的出兵邓州,没有大打。

    四川方面,赵彦呐害怕招致蒙古的进攻,直接没有出兵。

    他们认为蒙金战争,造成关中、河南地方破败,民生凋敝,宋军即便暂时取得优势,将中原拿下来,往后也很难守住。

    宋军的补给,不像蒙军那么方便,占据河南后,而无法从河南获得补给,就得需要从南宋转移粮食到河南,无疑会增加朝廷和士绅地主的负担。

    因此南宋朝廷内部,有很多人,其实都不愿意北伐,就想偏安东南,过自己的小日子。

    赵葵是两淮制置使,指挥不动荆湖的人马,需要朝廷派人去与荆湖方面沟通,而等荆湖方面下定决心北上,全子才坟头草都有三尺高了。

    因此赵泰说的第二条,根本行不通,那么给赵葵的选择,便只剩下第一条。

    这让赵葵眉头紧锁,“让荆湖方面出兵,时间已经来不及,可让淮西军突围~~~”

    帐内众人都低头沉默,蒙军骑兵围着洛阳,而洛阳向东又有一百多里的平原,淮西军以步军为主,躲在洛阳城内,还能够保全自己,要出突围出城,遭受蒙军掩杀,那损失肯定极为惨重。

    不过,虽然如此,赵葵好像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这时,在洛阳城内,三万淮西军没有携带什么粮食,进入洛阳后,便发现洛阳只是一座空城,里面毛都没有。

    三万大军,被困几日,很快携带的粮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

    “相公,粮食已经只够将士们食用一天,明天就得杀马了。”一名将领,来到全子才身后。

    全子才站在城头,目光远眺城外,内心有些失望,他听了属下的话,沉声道:“战马不能杀!援兵现在还没到,肯定是出了什么问题。现在城内粮食告罄,杀马也撑不了多久,若是援兵不到,我们就只能突围,届时没马万万不行。”

    部将门听了他的话,有人便问道:“相公,制置使会来救我们吗?”

    全子才是老帅,当蒙军回头,他就知道可能出了问题,否则蒙古不可能突然杀回来,包围洛阳。

    全子才摇了摇头,“很难说,按理来说,我们两路大军进入洛阳盆地,蒙古人应该撤入关中才,可他们却没有撤退,反而围困我们,现在本帅怀疑,南路军可能出了问题。”

    正说这话,一将匆匆过来,“相公,制置使的信使到了。”

    全子才闻语,连忙道:“人呢?”

    “刚刚被拉上城头!”来人禀报。

    全子才问道:“在西城吗?”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全子才立刻疾步前往西城,走到半路,正好撞见了信使。

    那信使刚要行礼,就被全子才一把抓住,然后问道:“制置相公发兵来援否?”

    信使连忙道:“相公,情况有变,这是制置使给您的书信,让您立刻突围。”

    全子才心头一凛,接过书信迅速看了一边,身边部将不禁问道:“相公,什么情况,制置使怎么说?”

    “我所料不错,南路大军没有北上,制置使让我们立刻突围,他会派兵接应!”全子才沉声道。

    “突围?”众人纷纷色变,“外面可都是蒙古骑兵!”

    全子才握紧拳头,沉声道:“那也得突围!”

    当下全子才召集诸多属下前来商议,他将情况说了一遍,“弟兄们,蒙古人忽然回师的原因,本帅已经知道了。荆湖那帮孙子,没有按着约定出兵。蒙古人发现来的只有我们淮军,所以掉头想吃掉我们。”

    “荆湖没有出兵?”众多将领不禁惊呼。

    全子才继续道:“现在蒙军主力围着我们,目的就是围点打援。他们现在将我们当做鱼饵,想逼迫制置使来救。可是没有荆湖方面的配合,制置使根本无法为我们解围。”

    众多将领听到这里,不禁都有些绝望。

    众人沉默半响,有人便道:“相公,那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全子才站起身,沉声道:“我们不能让弟兄们为救援我们送死。眼下,我们只能突围。”

    洛阳城内没有粮食,东路军又不敢过来解围,那么摆在全子才面前,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投降,要么突围,守着洛阳则只有死路一条。

    在得到赵葵的指示后,全子才不敢迟疑,当即让人将剩下的粮食做成食物,让士卒饱食一顿,剩下充做干粮,便准备连夜突围。

    瓮城内,全子才披上铠甲,手持大刀立于军前,朗声道:“着甲”

    突围需要有尖兵,三千淮西精锐,在同袍的帮助下,穿上步人甲,带上铁兜。

    他们穿上的是淮西军最好的盔甲,而穿上他们,就代表着他们跑不快,放弃了生存的希望。

    全子才目光扫视众人一眼,再次喝令,“检查器械!”

    三千死士,随即熟练了摸了摸刀口,看了看弓弦,确认身上的器械没有损坏。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全子才转过身去,将手中的刀高高举起,朗声喝道:“儿郎们,本帅亲自为你们开路,带你们回家!”

    这时城门嘎吱大开,全子才领着三千属下,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出城。

    窝阔台要拿洛阳城内的宋军当饵,为了防止他们逃脱,在城门外布置了障碍。

    全子才带着属下,摸到障碍前进,看见一座座长约丈余的拒马桩,挡在身前,随即一挥刀,“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