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14章  锦绣农女种田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这种男人味,也在为二人的爱情,源源不断注入新鲜感和活力。
    而此刻,骆风棠也是清楚杨若晴的喜好,所以明明很快就可以刮干净的胡须,他硬是慢悠悠的刮着,目的就是为了让身边这丫头一饱眼福。
    不过,在听到她询问的时候,骆风棠还是暂停了手里的动作,想了想,猜测道“晌午是肯定带过去了的,因为大伯和大妈都会去,又是大白天。”
    “夜里肯定是不会去的,他们两个这会子想必已经吃过了夜饭,准备洗澡睡觉了。不过,睡觉前肯定还是要玩闹一会儿,有大妈和蓉姑她们受的了。”
    杨若晴感觉也是,小孩子精力真旺盛,晌午稍稍睡小半个时辰,又能继续上蹿下跳。
    夫妻两个聊着孩子们的事情,说说笑笑,意犹未尽。
    转天,杨若晴夫妻和陈彪一起吃了早饭,又吩咐酒楼几个大厨做了几样家里老人孩子们喜欢的吃食,打包带上了马车。
    临走之际,杨若晴将头探出车窗询问陈彪“陈彪,我们回去了,你有啥话要我带给菊儿不?”
    菊儿昨天带着孩子们回老家村子去喝乔迁的喜酒,想必三五天是不会回来的。
    陈彪想了想,摇摇头“也没啥要说的……嗯,晴儿姐要是看到她,就帮我跟她说,叫她不用急着回来,难得回去一次,三妹他们也都回来了,让她好生在村子里玩几日。”
    杨若晴满意的点点头“不错不错,是个有担当的好丈夫说的话。”
    “行,这话我肯定帮你带到,那你回去好,打理好酒楼。”
    有了陈彪这番话,相信菊儿接下来在村子里小住,心里也会更加的踏实。
    不管是后世,还是这个时代,一个女人真正享受娘家时光,只有在出嫁前。
    因为一旦出嫁,随着几个孩子的呱呱坠地,新的家庭里的各种琐碎的事情接踵而来,回娘家就会成为一件需要提前去筹谋的事情。
    后世为了生活奔波迁徙,北上南下,跟自己孩子相聚的时间本身都不多,抽出时间回娘家就更是难上加难。
    就算带着孩子在异地打拼,上学,上班什么的,也只能逢年过节回去小聚几日。
    放在古代,女人一旦出嫁,除非你嫁的非常的近,否则,想要回娘家是很不方便的。
    哪怕是邻村,你想要回去一趟,你还得你男人,你婆婆他们点头方可成行。
    所以陈彪能这样理解菊儿,杨若晴也很替菊儿欣慰。
    “陈彪确实不错,体贴菊儿,这个妹夫嫁对了。”坐在车厢里,杨若晴还是忍不住夸赞了陈彪一句。
    结果,这句夸赞却得到了骆风棠的深层次解读。
    “晴儿,你说得对,但,也有不对。”
    “怎么说?难道陈彪作为夫君,对菊儿不好吗?要知道,他们两个当初可是一见钟情哦,后面还是我拉的红线呢!”
    说到拉红线做红娘,杨若晴可是掩不住脸上的得意。
    骆风棠抬手覆住她脑袋,说“陈彪人品确实不错,否则当初你也不会给他们拉这根红线。”
    “不过,他如今如此善待和梨姐菊儿,却还有其他的原因。”
    “什么原因?”杨若晴问。
    骆风棠“你这么聪明,肯定能想到。”
    杨若晴展开了猜想……然后,眉头轻轻皱起,但是片刻,又缓缓舒展开。
    她笑了声,说“人之常情啦,也不稀奇,娘家强,在夫家腰杆子就硬。”
    对于陈彪来说,他现在拥有的事业和一切,都是因为娶了菊儿,娶了老杨家的女儿,所以才得到的益处。
    且不说陈彪本身就是一个人品不错,尊重体贴妻子的好男人,就算他和菊儿的结合不是以一见钟情为基础,就算是纯粹的利益结合,那么,只要陈彪脑子里没有进水,都会非常乐意看到妻子回娘家。
    甚至,有些男人为了进一步拉近和丈人家那边的关系,还会鼓励和制造机会送妻子回娘家去巩固关系……
    “看开了,也就没什么了,棠伢子,我只要不骑马,只要坐上马车,听着那车轱辘声,我就想睡觉呢!”
    骆风棠将自己的肩膀送了过来,“来,靠着,眯一会儿,等到了我叫你就是。”
    ……
    晌午的时候,杨若晴和骆风棠到了镇上。
    “往姑姑家去一趟,昨日我给小孙女置办东西的时候,顺手多置办了几件,刚好给姑姑家的仨个孩子送去,顺便看看他们这段时间长大了多少。”
    镇上,杨华梅和徐元明租赁的屋子里。
    谭氏被杨华梅想法子支开了,她让桂花陪着谭氏一块儿去镇上买东西,而花姐,也被打发出去买菜去了。
    此刻,厢房里,床里面睡着大哥五斤,杨华梅怀里搂着正在吃乃的四斤,站在床边的徐元明的臂弯里,则抱着刚刚吃饱了,趴在徐元明肩头打着奶嗝的妹妹三斤。
    徐元明的一只手臂轻柔的抱着闺女,另一手笨拙却又小心翼翼的抚着孩子的后背,帮她顺着气儿。
    刚喝完奶的孩子不适合放到摇篮里睡,唯恐孩子呕吐堵住了口鼻呼吸。
    所以每次徐元明和杨华梅都会这样抱着孩子在屋里踱步走个十几二十圈,每每这个时候,两口子就会轻声细语的说着话,聊着孩子们最近的生长情况,虽然疲累,但是心里却都是满足而甜蜜的。
    孩子代表着希望,一个孩子代表一份希望,三个孩子就是三份希望。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