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第2章  娇娇小福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也对,今年的应当会更漂亮。”春藤只顾笑得开心,却没在意舒叶缓缓皱起的眉头。

    柜里的衣服似乎有些不对,她明明记得去年还有一身藕荷色的衣裙,上面绣着朵朵白莲,因着是元倾不大喜欢的颜色,便几乎没穿过,她临冬前给压在了箱底,现在却不见了。

    舒叶怕是自己记错了,便去问春藤。

    “那件啊,昨晚姑娘说今日同二姑娘出门要穿,便让我拿出来熨过了,今儿一早穿走了。”春藤眨了眨眼,“昨晚你不当值,今儿一早你又在小厨房忙着给姑娘熬汤,想来是没注意。”

    舒叶眉头紧锁,抬眼朝外面望了望。

    “姑娘与二姑娘出去多久了,竟还没回来么?”

    “说是一个诗会,要开到傍晚的,午饭不回来吃。”

    那日元倾在书房外听到太子被废的消息后,王妃云氏曾特意叫了舒叶过去叮嘱,为的便是看好元倾别做傻事。但因着此事不好声张,府上知道的人没几个,也不曾透露给春藤。

    好在元倾这几日表现得并无异常,能吃能睡,她便也放松了警惕。

    可此时却隐约觉得不对劲起来……

    只是她方才有所察觉,便被后厨的刘妈妈叫去帮忙,她偏偏又是个忙起来就不管不顾的人,这一忘便到了傍晚。

    元攸独自带着贴身婢女墨砚回来,说元倾在诗会上遇到了赵员外家的大姑娘,两人关系素来不错,这会儿被拉着去

    【浏丨览丨器丨搜丨索:哇丨叽丨文丨学,y.f.w.a.j.i.c.o.m】您现在阅读的是《娇娇小福后》2、第2章

    府上喝茶了。

    但这话,听过舒叶禀报的云氏却并不相信。

    元攸瞥了眼身后正垂着头打抖的墨砚,不着痕迹地挪动步子将人挡住。

    她自小醉心诗书,身上有着文人风骨,哪怕是面对着一副兴师问罪模样的绥远王妃亦是落落大方,不疾不徐道:“赵大姑娘想来是要留阿倾在府上用饭,王妃不必过于担……”

    “啪!”

    清脆的声响以及耳边不争气的轰鸣将她未说完的话生生塞了回去。

    脸上火辣辣的疼。

    这虽已不是她第一次被打,但却还是像第一次一样疼。

    自小她便常常被云氏私下叫过去受训挨打,姨娘软弱只会心疼得落泪,她也从来不会与妹妹提这些,只逼着自己更坚强一点,更争气一点。

    “元攸,你别以为有个‘善州才女’的名号便能与阿倾争楚家的婚约!楚家世代清流,最重礼法身份,要娶也是娶王府嫡女,与你没半点干系。”云氏恨恨咬着牙,让身旁的婢女帮自己揉着打疼了的手掌。

    而她说得这些话,元攸都因为耳鸣没听见,只听到她后来歇斯底里地吼着:“阿倾若是有半点闪失,你日后别想再出王府的门!”

    元攸没说话,只低头捂着自己被打肿的半张脸。

    她常常在想,阿倾那样如天仙一般纯真可爱的姑娘为何会是心狠手辣的云氏所出?

    明明阿倾的一个笑容都仿佛能融化这世上的冰雪,她是来拯救善州,拯救这世间的。

    当年元倾出生时,久旱的善州降下甘霖,借着这场雨,带兵在站场厮杀的绥远王逆风翻盘,捷报频来。

    就连当时正病入膏肓被郎中放弃的元攸,也在几日后奇迹般痊愈,以至于姨娘和她都认定是阿倾的到来才救了她一命。

    后来更是奇妙,元倾去到哪儿便会有喜事发生,甚至在陪父王进京述职时,在街上随手一指便破获了一桩奇案。

    继而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口中的“小福星”。

    可元攸却把福星放走了。

    “你现在便给我滚去祠堂罚跪!你妹妹一时不回你便跪一时,她若一日不回你便跪一日!”

    云氏撂下话便叫人去了军营请王爷回府。

    她早派了人去看,赵员外府上早已锁了门,元倾与赵大姑娘也并未要好到能去她家做客的地步。

    但王府贵女走失之事不得声张,京中刚出了事,有无数只眼睛盯着各地的勋贵,一旦有所异动,皆按与废太子勾结谋反处置。

    云氏不敢私自动用府兵去寻人,只得去叫绥远王回来出谋划策。

    元倾打得便是这个算盘。

    但这其中细致的谋划还是靠着她阿姐。

    善州的春日,夜里也要比其他地方要更冷些。

    街道上没了白日里的喧嚣,走动的人少之又少,她穿着墨砚的衣服瑟缩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自从那日听闻太子被废的消息,元倾始终惴惴不安。毕竟是在她祈福之后才出了此事,向来被上天眷顾的小福星第一次失误,元倾心里总觉得有所亏欠。

    更何况她能确定皇后不是蔺晗之所毒害,他是冤枉的!

    五年前蔺晗之于她有过救命之恩,也在机缘巧合下向她吐露过心事,可他不让与旁人提及,元倾便也乖乖瞒了这么久。

    父王教过她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他们元家也向来恩怨分明。

    只是现下她远在善州根本帮不上忙,因而必须要尽早赶去京城帮蔺晗之查明真相。

    当年她在京中,敕巡司总使曾偶然承了她一个人情,并在过后答应她敕巡司可在必要时供她差遣调查一件事。

    想来此刻便是要回这人情的时候了。

    等到真相大白,她便立刻回来向父王母妃请罪!

    但这毕竟是她自己的事,她虽不懂朝堂的复杂,却也不愿将父王牵扯进去。

    于是想着留下一封绝情书,若日后有何闪失只需用此信为证,证她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