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4章 363李文斌落网  谍海潮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364章363李文斌落网
    
    这两天把三队和五队都累的够呛,所有行动队员基本没有着家,几个小组长更是跑得恨不能多长两只脚。
    
    杨登欢对丁三发现的线索非常重视,将所有线索不分彼此,一线排开,将两个大队,化整为零,以小组为单位,沿着三条线索,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全面摸排。
    
    三条线索,说起来简单,好像破案指日可待,但是真正摸排起来,却发现困难重重。
    
    第一个人员调配问题,化整为零,以小组为单位,那么每个小组都要各自为战,更得随时听候上峰的指示,万一真有急事,临时找不到人怎么办?
    
    所以每个小组都预留了一个人在家,两个大队一下子便少了九个人!这样一来,警力就大大缩小。
    
    第二个,关于线索,听起来三个线索指向性都很强,所以都很重要,那就得把人平均分配了分别去查。
    
    但是听起来是一回事,查起来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指向性确实很强,但是奈何涉及到的人员和店铺更多!
    
    就拿马蹄铁来说,好像是只要能找到车夫更换马蹄铁的铁匠铺,那就可以锁定车夫位置。
    
    听起来确实不错,但是整个北平城,不算外七门,就是里九门所圈定的区域里面,足足就有上百家铁匠铺,更不要说连着外七门所围绕的区域了!估计几百家铁匠铺都有。
    
    负责摸排铁匠铺的是焦勇和高奇两个小组。
    
    这两个小组长心眼实在,工作起来更是任劳任怨,从不挑肥拣瘦,挨着北平城从远到近,一路排查,一个铁匠铺都不放过,两天下来,累了个臭死,结果连三分之一的铁匠铺都没有摸排完。
    
    你要说他俩偷懒?那绝对不可能,两天了,办公室里除了两个小组各有一个人在守摊子之外,所有人都在现场忙活,没有一个回来的。
    
    要说这七月的天气,流金似火,也真够他们受的。
    
    至于双钱轮胎,差不多也是这个情况。
    
    北平城中大大小小的车辆,一百多家修车铺,近百家车行,几乎用的也都是双钱轮胎。查起来一点也不容易。高志远和乔五德带了几个小组查了两天,也是一点收获都没有。
    
    皮鞋线索很重要,也最不好查,杨登欢亲自负责,将北平市所有鞋店以及制鞋作坊拉了一个名单,挨着一个个的排查,两天下来,也没什么收获。
    
    杨登欢兼着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同时还是西直门检查站的站长,自然不能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到找鞋上面,所以出去转了一圈之后,就把具体工作分给了刘涛宋峰和孙晓伟三个小组长,自己回到办公室,和艾雅一起研究讨论收发员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和出现场工作的对比。
    
    之所以要和艾雅讨论这个问题,原因无他,艾雅缠着杨登欢,非要一起出现场,所以杨登欢要好好地给她解释解释,收发员工作岗位的重要性。
    
    不仅是杨登欢的两个大队在忙,一二大队也没有闲着,尤其是一大队,忙活的让杨登欢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这还是整日吊儿郎当,办公室里喝茶打牌玩麻将,宛如茶馆的一队吗?
    
    怎么整个大队都跟装了发条一样,动起来就不停,这都两天了,走廊里都没有听到钱如发声若洪钟的那声吆喝“胡了!”
    
    这有多不习惯啊!
    
    钱如发这两天确实很忙,而且越忙越开心,他心中想着要干出个样子让别人瞧瞧,自然也就十分卖力。
    
    钱如发和一大队自己几个四梁八柱,彻底地调阅了李文斌的整个档案,彻头彻尾地研究这个人,并且全面了解了李文斌的社会关系。
    
    李文斌,三十四岁,学校毕业之后,十九岁参加工作,先是在机务段开火车,干了四年之后,调入正阳门火车站,现任铁路局正阳门火车站副调度长。
    
    李文斌父母都不在北平,和妻子住前门大街荣家胡同,妻子无业在家,儿子李小虎今年三岁。
    
    钱如发看到这个情况,觉得有些不对。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