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7章 日子还长着呢  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大暑这天,太阳像个火球挂在天上,院里的石板烫得能煎鸡蛋。槐花躲在葡萄架下,摇着大蒲扇,扇面上的荷花被风吹得像在动。“周爷爷,这扇子扇出来的风都是热的!”她吐着舌头,汗珠顺着下巴往下掉。

    周阳正在给向日葵浇水,水管里的水刚落地就“滋滋”冒白烟:“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这时候的向日葵最能喝水,一天得浇三回。”他指着耷拉着脑袋的花盘,“这棵缺水了,得多浇点。”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温度计,红色液柱快顶到40c:“家人们看!40c!地表温度得有50c!老纪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站着不动都流汗!”

    三大爷拎着个喷壶,给波斯菊喷水降温:“许大茂,别拍温度计了,快来帮我搬遮阳网,再晒下去花就成干花了。”

    “您这花比二大爷的鸟还金贵,”许大茂放下手机拖遮阳网,“鸟笼能挂屋里,花非得在院里晒着。”

    “这叫历练,”三大爷哼了声,“经得住大暑,秋天才能结籽。”

    傻柱推着小推车进来,车上装着块大冰块,裹着棉被。“冰镇西瓜、酸梅汤,凉快嘞!”他把冰块放石桌上,掀开棉被,白气“腾”地冒起来,“槐花,拿盆来切西瓜!”

    槐花端着搪瓷盆跑过来,冰气扑在脸上,凉得打哆嗦:“傻柱叔叔,这冰能当镜子照!”

    “小心冻着,”傻柱拍开她的手,“咔嚓”劈开西瓜,红瓤黑籽,汁水顺着刀流下来,滴在冰块上化成水。

    张奶奶拄着拐杖过来,竹篮里是刚做的绿豆糕,绿莹莹的:“大暑吃绿豆糕,败火。”她给每个人递了块,“配酸梅汤喝,舒坦。”

    李爷爷推着轮椅过来,腿上盖着薄毯,手里摇着小竹扇:“我年轻时候在码头扛活,大暑天能喝三瓢井水,现在吹着风扇都嫌热。”他拿起块绿豆糕,慢慢嚼着,“这绿豆糕比供销社卖的细,你张奶奶的手艺越发好了。”

    槐花捧着半块西瓜,蹲在冰块旁啃,冰凉的汁水顺着胳膊肘流进袖子,她却笑得眯起眼:“傻柱叔叔,这西瓜冰得像在嘴里开了空调!”

    傻柱正在往酸梅汤里加冰块,叮当脆响:“慢点吃,别呛着。等会儿给你冻个西瓜冰棒,用签子插着吃,比冰棍还解渴。”

    三大爷蹲在葡萄架下,数着刚摘的葡萄串:“这串够秤,那串差二两……许大茂,你昨天直播卖葡萄,钱记得给我结了,可别赖账。”

    “您放心,”许大茂举着手机拍冰西瓜,“刚到账,等会儿转您。家人们快看这西瓜!沙瓤的!咬一口直冒水!大暑就得这么吃才痛快!”

    中午的太阳最毒,大伙都躲进屋里歇晌。张奶奶坐在窗边纳鞋底,线穿过布面的声音格外清晰。槐花趴在桌上,看傻柱在厨房忙——他把西瓜瓤挖出来,拌上白糖冻进搪瓷缸,又在灶上熬着红豆汤,咕嘟咕嘟的声响混着窗外的蝉鸣,像支慵懒的夏日小调。

    “傻柱,”张奶奶抬头喊,“红豆汤多放些冰糖,孩子们爱吃甜的。”

    “知道啦张奶奶,”傻柱应着,往锅里撒了把冰糖,“等凉透了搁冰块里镇着,比汽水还爽口。”

    李爷爷靠在躺椅上打盹,手里还攥着本旧相册,封面上是年轻时的他穿着背心,站在麦垛旁,笑得露出两排白牙。槐花踮脚偷看,相册里夹着片干枯的槐树叶,边缘都卷成了筒。

    “那是你奶奶送我的,”李爷爷不知何时醒了,声音带着困意,“她总说,大暑天的槐树叶能驱蚊,其实是怕我在田里被咬。”

    槐花轻轻摸了摸那片叶子:“奶奶的手真巧,连树叶都能存得这么好。”

    李爷爷笑了,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她呀,心细着呢……”

    傍晚时,天边滚过一阵雷声,风突然变凉,卷着几片叶子打旋。周阳赶紧把晒在院里的玉米棒往屋檐下搬:“要下雨了!槐花,帮爷爷把晒匾抬进来!”

    槐花抱着晒匾的一角,脚步踉跄地跟着跑:“周爷爷,雨点砸在脸上啦!凉飕飕的!”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砸在屋顶上、树叶上、刚搬进来的玉米棒上,汇成一片喧闹的水声。傻柱把冰块搬进屋里,往酸梅汤里又丢了几块:“这下凉快了!等雨停了,院里准能长出蘑菇!”

    许大茂举着手机拍雨帘,镜头里的雨丝像无数根银线:“家人们看这雨!来得太及时了!三大爷说‘大暑雨,赛黄金’,玉米这下能使劲长了!”

    三大爷站在屋檐下,看着雨里的波斯菊,花瓣被打湿了,却挺得更直:“这雨下透了,花根能扎得更深。”他转头对屋里喊,“张奶奶,晚上烙葱油饼吧,就着热汤喝,暖乎!”

    张奶奶在厨房应声:“早发好面了!等雨小点就烙,保证酥得掉渣!”

    槐花扒着窗沿,看雨点在院里砸出密密麻麻的小坑,坑又被新的雨点填满,像无数只眼睛在眨。傻柱端来刚冻好的西瓜冰棒,她接过来咬了口,冰凉混着甜,从舌尖凉到心里。

    “大暑的雨,下得真痛快!”她舔着冰棒笑,“好像把整个夏天的热都冲跑了似的!”

    傻柱靠在门框上,看着雨里的玉米地,玉米叶被洗得发亮,在风里摇摇晃晃:“可不是嘛,这雨一过,秋天就不远了。到时候收玉米、摘棉花,又是另一番忙活呢。”

    雨声里,蝉鸣歇了,换了青蛙在墙角“呱呱”叫。张奶奶烙饼的香味混着泥土的腥气飘过来,许大茂还在对着雨幕念叨“家人们点点赞”,三大爷蹲在屋檐下数着刚冒头的蘑菇……槐花咬着冰棒,突然觉得,这大暑的雨里藏着好多好多的盼头,像埋在土里的种子,就等着一场透雨,便能悄悄拔尖儿,长出满院的热闹来。

    这场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放晴时,院里的石板缝里果然冒出了小蘑菇,白嫩嫩的像撒了把珍珠。周阳早早起来给玉米地松松土,脚踩在湿漉漉的泥土里,软乎乎的。

    “槐花,快来!”他朝屋里喊,“看这蘑菇,能炒一盘呢!”

    槐花趿着拖鞋跑出来,裤脚沾了泥也不管:“周爷爷,这蘑菇能吃吗?别是有毒的!”

    “放心,”周阳摘了朵闻了闻,“这是草菇,昨晚那场雨催出来的,鲜着呢。让你傻柱叔叔中午炒了,配着葱油饼吃。”

    许大茂举着手机跟过来,镜头怼着蘑菇拍:“家人们看!雨后的蘑菇!纯天然无公害!周爷爷说能吃,中午就安排上!”

    三大爷拎着喷壶过来,给波斯菊喷水:“小心点摘,别把根刨坏了,明天说不定还能冒新的。”他数着蘑菇,“够炒一盘,加俩鸡蛋,成本三块,傻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