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4章 收义女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刘氏知道了前因后果,没再收拾赵小山,但对杨桑花一个未婚姑娘一直住在自家庄子里还是很在意的。
    刘氏的确同情她曾经的遭遇,但也不想她和自家儿子扯上关系。
    赵小山现在刚二十出头,已经是朝廷从五品京官,还是当今陛下的潜邸旧人,深受陛下的信重,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京城的世家贵女也不是娶不得。
    不说娶高门贵女,就算是普通人家的女孩也行,只要不是一个流过胎的就好。
    她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同情一个可怜的姑娘就要毁了自己的儿子。
    世间可怜的女子那么多,她们家不是善堂,她也不是救世主,没法救助每一个人。
    赵小山能将她接到庄子上,并找大夫帮她打胎,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为此,一向不拘小节十分豪爽的刘氏难得的踌躇起来,她想将杨桑花撵走,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赵娇娘作为女儿怎能不知道自家老娘的想法,背着人悄悄将刘氏拉进房间,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娘,杨姑娘命苦,现在举目无亲又无处可去,你将人撵出去难道想让她流落街头么。”
    刘氏也知道自己的想法过分,可一想到自己小儿子的亲事只能咬牙道:“大不了我给她一笔钱,让她先回京城等着她义兄。”
    赵娇娘跺脚,“娘,她姑娘家家的,拿着钱也不安全啊,山子不是说李二哥同他那两个义兄结拜了么,李球是你干儿子,那个槐五和寇老大也间接的成了你儿子,杨姑娘是他们的义妹,又间接成了你姑娘,既如此,你何不直接收她为干女儿,这样一来,山子照顾她也名正言顺,她也不用流落街头了。”
    刘氏越听眼睛越亮,听着女儿的话不住的点头。
    “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于是乎,在一行人住进庄子的第四天,杨桑花给刘氏和赵来福敬了茶,刘氏给她封了一个金手镯,杨桑花便正式变成了赵小山的干妹妹。
    听到这个消息,庄头洪三和洪五都惊讶极了。
    他们很不能理解新主子的癖好——用过的女人成了妹妹,以后不尴尬么。
    认亲这天,李球也从京城来到了庄子,自从他去了西北,已经好多年没见到刘氏和赵来福了,这次见面,他眼眶通红情绪激动,进门就先嗑了三个头。
    不仅他自己来的,他媳妇儿沈薇也跟着来了。
    刘氏这天很开心,她不仅多了个乖巧的女儿,还见到了素未谋面的儿媳妇儿。
    李球是在西北成的亲,那时他们都没在身边,成亲礼因为路途遥远怕有什么闪失也不过送了些土特产,贵重的东西一件没有。
    这是第一次正式见面,刘氏作为婆母,必须要拿出点像样的东西来,奈何她们还没进京,来了之后便一直在庄子上,还没来得及买东西。
    杨桑花虽然也是干亲,但和李球的分量可不能比,沈薇虽是奴婢出身,可她是皇后娘娘的奴婢,说起来也算出身不错了,若见面礼太寒酸实在过意不去。
    思来想去,刘氏一咬牙将自己珍藏的一个头面拿了出来。
    这头面还是刚到西北时周香玉赏给她的,是她现在最能拿的出手的东西。
    她本打算以后留给赵娇娘的,刚才认干女儿时都没舍得拿出来。
    沈薇拜完看到刘氏的见面礼,真的惊了一下,她伺候过皇后娘娘,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一看便知这套头面价值不菲。
    赵家本是密水乡下的庄户,能拿出这样的好东西做见面礼,可见对她的重视和真心。
    沈薇心下感动,决定以后拿真心对赵家,将刘氏和赵来福也当做真亲来处。
    这天晚上,一大家子在庄子上好好聚了聚,喝到了很晚才散。
    赵来福是真的高兴,他现在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六个孙子辈,真正的儿孙满堂了。
    当然了,最让他高兴的是赵小山悄悄告诉他,这次进京后淮安王会晋升他的爵位!
    还是一连升两级,成县侯了。
    想当初陛下就是密水县的淳县侯,谁能想到他一个泥腿子也要成县侯啦,加官进爵竟然能发生在他赵来福身上,这怎能不让人开心。
    现在已经是六月份了,赵小山春天拿给洪三的那些种子早长出来了,经过赵小山的仔细辨认,发现其中一个是番茄种,一个是南瓜,剩下的一个都没认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不失望是不可能的,番茄和南瓜固然也算新鲜物种,但和高产的番薯地瓜比起来还差的多。
    赵小山打算回到京城后再去拜访一下淮安王,让他多多上心这些西洋的种子。
    京城的院子只有一座,不过是三进的,他们这一大家子住进去就满满当当了,再没有多余的地方容纳二黑子等人。
    他们手里虽然有些小钱,却不足以在京城置办新房,租房的话又没什么意义,毕竟他们现在连活都没找到,实在没必要。
    三旺二黑子程理和刘大舅等人商量后,几人决定暂时留在庄子上,这里有房有地,离官道还近,做什么都很方便。
    即便是租佃赵小山的地,地租也是最便宜最便宜的,不怕被盘剥。
    洪三的实验室已经盖好了,他们决定重操旧业,准备点原材料,就地加工米粉和肥皂。
    只不过这两项都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前期投资,他们几人手里的银钱有限,只能从赵小山手里先借一部分。
    赵小山当然责无旁贷,不能他天天大鱼大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