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8章 番薯成了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到了第二次种植,赵来福更加拼命了,浇水施肥翻地从不假他人手,就算上茅房也要找自己最信任的人盯着,就怕幼苗出了什么意外。
    没想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番薯终于成功了,看到男人滔滔不绝的和儿子说这番薯的产量,刘氏一颗心柔软的一塌糊涂。
    到了庄子,赵小山和赵来福刘氏直奔暖棚,看到暖棚门口严防死守的刘大舅,赵小山只来得及说了一句“辛苦了大舅。”就直接跑了进去。
    第二波种的番薯一共有五棵,现在有一棵已经被拔了出来,上面的秧子连同
    “啊,一个秧子上长了六个?”
    刘氏惊呼一声,倒抽一口凉气。
    她也是庄稼人,却从没见过如此高产的作物,想到这样的东西被成功种植并大面积推广会产生的影响,刘氏的眼眶也湿了。
    若是以前家里有番薯,日子何至于那么难。
    她又何至于吃了这么多苦。
    与刘氏和赵来福的激动不同,赵小山的激动在于他立功了,可以和周彻交差了。
    甚至比玉米产量还高的作物,将造福全大景甚至全人类,如此大的功劳,别说五万两银子的外债了,就是十万两二十万两都值得。
    当天下午,赵小山将这株番薯放进锦盒里,急匆匆的赶回京城,向宫里递了牌子。
    周彻正和淮安王在内的几位大臣议事,听到太监的通传想都没想便同意了。
    赵小山这臭小子,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都快晚上了还来求见,可见是真的有急事。
    干了一天活,他已经很累了,见一见赵小山就当给自己放松一会了,便挥手让几个大臣退下。
    赵小山捧着锦盒跟着太监一路进了宣明殿,正好赶上几位大臣陆续往外走,几人一边走还一边低声讨论。
    最近西南地动,砸死了很多人,有一些人抓住时机趁机挑食,到处宣言这是天罚,是老天爷对皇上窃国的惩罚。
    无知的民众没有自己的思考,别人说几句就信了,流言快速传播,没多久,西南不少地方都能听到这样的议论。
    若任由这样的流言肆虐,必然影响陛下对西南的统治。
    西南几地的郡守也杀了几个以儆效尤,但这事都是一传百百传千的,涉及面太广,他们实在控制不住了,便上奏到了周彻的御前。
    皇上听闻此事倒是不愤怒,就是觉得很心烦,急忙招了几个大臣过来议事,商讨如何处理。
    结果商量了一天也没商量出来什么结果,正烦着呢。
    赵小山正低着头走路呢,突然听到前面的声音“赵小山,你盒子里端的是什么?”
    是淮安王的声音。
    赵小山急忙小跑,两步窜到淮安王前请安,“给王爷请安,王爷,微臣盒子里装的是红薯,我爹将红薯种成功了,一棵秧子上结了六个红薯呢。”
    赵小山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前面的几个大臣自然也听到了,一个个全都回头看了过来,“什么红薯?”
    “回卢大人,是家父种的一种高产作物,名字叫红薯,微臣正要给陛下说这事呢。”
    高产作物?什么样的?
    几位大臣顿时也不想回家了,脚步调转跟着赵小山又回了宣明殿。
    周彻见到他们又回来了还纳闷了一下,等听赵小山说完红薯的产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皇帝的威仪都不见了。
    “赵小山,你说的可真?”
    周彻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赵小山面前,亲自接过锦盒打开,只见盒子里躺着一棵已经蔫吧的秧苗,
    “这便是你说的红薯,真的能食用?”周彻的声音都颤抖了。
    不怪他颤抖啊,刚才赵小山已经说了,这东西好活,还不挑地,不论是沙地还是碱地都行,产量又这么高,这简直是神果。
    这哪是粮食啊,这就是大景的救命良药,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几个大臣全都凑了过来,一脸惊奇的看向锦盒,见果然六个果子,各个激动的浑身打摆左右摇晃。
    “回陛下,臣不敢有半句欺瞒,现在臣的庄子上还有四株没拔的,陛下完全可以亲自前去查验,看看是否和这株一般高产。”
    周彻呼吸重了几分,“那还等什么,走,随朕出京。”
    “等等,通知所有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员迅速集合,跟着朕一起去见证奇迹。”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