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章 给狗剩找奶娘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望,将狗剩带好。
    刘氏安抚好于氏后又帮着伺候了一会孙子,才转身出去了。
    今天是孩子的满月,赵家并没有大操大办。
    添丁进口本该是每家每户的大喜事,奈何小刘氏经历了那般的惊险,便给这喜事填上了一层阴影。
    什么洗三满月,赵家都没张罗,就赵来福晚上做了两个好菜,意思意思算是过了。
    就连作坊里几个管事过来随礼,都让赵小山给拒绝了。
    孩子太小了,受不得那般大的福气,连名都没上族谱呢。
    最正式算是刘氏了,她将赵小山之前送她的银饰品全融了,改成了一个小镯子外加一个小锁头和小项圈,一股脑送给了狗剩当满月礼。
    这么豪华的大礼包看的铁牛直眼馋,急赤白脸的说自己也是孩子,让奶奶也送他一套云云。
    在娘家人的精心伺候下,小刘氏也终于缓了过来,出了月子后能慢慢下地走动了。
    但毕竟体虚,每天也只能上于氏的房间看看狗剩,连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
    儿媳妇儿和小孙子都慢慢好了,刘氏的心情也跟着晴朗起来。
    还有一件事也让赵家的情绪再度高昂起来,便是前段时间种下去的玉米种子冒芽了。
    虽然出苗率不是百分百,但按照赵老爷子的话说是:
    “基本五粒种子能活三粒,出三颗苗,这算好的了。按照这长势,十一月份指定能熟。”
    赵老爷子对玉米的关注度远远高于狗剩,现在他每日大部分时间都蹲在老宅后院里,那的一亩三分地从来没受过这等高档待遇,赵老爷子基本上三天一浇水,五天一翻陇,七天一除草。
    看到第一颗小苗冒出来时,赵老爷子当天晚上还喝了点小酒,高兴地手舞足蹈的,比看到狗剩高兴多了。
    同时,白常文来时也告知他说,赵岳已经带着种子到了闽地,并得了闽地守备的支持,找到了几个老庄稼把式,将那些玉米种子种了下去。
    淳县侯那倒是一走就没了动静,京城水深,他们是去赴鸿门宴的,不能轻举妄动。
    密水这边又没有什么重要的长辈需要随时汇报情况,因此不论是白常文还是赵小山都没有得到他们的消息。
    赵小山这两天已经把作坊上下打点妥当,该吩咐的吩咐,该安排的安排,他马上要远行了——给李伯玉当书童,跟着他一起去青州府参加秋闱。
    这次出行多则两月少则一月,算是他这么久以来第一次出远门。
    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赵小山掂量了一圈还有什么没做的:没实验制作琉璃;没实验活字印刷术;村里学堂还没分班,第二个夫子始终没招到人;没和他娘说二姐的婚事。
    前两件事一时半会也没有时间实践了,第三件事他决定求助白常文,并承诺如若有秀才愿意到古仙村学堂教书,他可以负责对方以后科考的所有经费!
    第四件事倒是可以立马解决,不然他娘看着娇娘始终没定下来心里该着急了。
    毕竟再过几个月,赵娇娘就十八了。
    这年龄在乡下确实算是大龄待嫁女了,哪怕他家再有钱也很难找到合适的。
    对比一下李安家,被赵小山拒绝后又将目标对准了村里的教书先生马恭回,打听清楚情况后,李安已经托人和马恭回透话了。
    当时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赵小山也不清楚,当时正好赶上小刘氏和狗剩这件大事,那时候他人仰马翻的,也没顾得上问。
    只听说马恭回没立刻拒绝,说要回老家问问爹娘的意见。
    这倒很出乎赵小山的意料,他以为按照马恭回的性格会第一时间拒绝的,谁知道他这回话竟是透着要同意的意思。
    李小翠毕竟是村里一枝花,马恭回少年慕艾也算正常。
    只不过,李小翠今年才十五!
    女儿刚满十五李安就急成这样,可想而知刘氏对赵娇娘有多急了。
    因此,当刘氏从小儿子嘴里听说他竟打算将娇娘配给李球这件事后,整个人都惊呆了。
    她愣愣的站在地上,眼睛嘴巴瞪得老大,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半晌后,却像突然上了发条的机器人般,迅速后退冲出房门。
    赵小山还以为他娘咋的了,急忙跟了上去,还没走两步就见刘氏又折了回来,手里举着一根藤条,劈头盖脸的朝赵小山冲来,嘴里大声骂道:
    “赵小山,你个缺心眼子的瘪犊子,我他娘的打死你!”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