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山边听边点头,觉得兄弟的办法比自己直接找过去强太多了。
商量完对策,兄弟二人直奔寺里的灶房,那里做饭的和尚早知道了赵小山会来教做素斋,把做饭的食材都端了出来,齐齐的站成一排,态度非常端正。
和尚们不能吃荤,所用食材十分有限,
除了白菜萝卜竹笋,就是蘑菇木耳等山货,偶有一两顿豆腐,做法也十分单调。
这大昭寺的做饭和尚又都是兼职,水平不高,做出来的饭食便很不尽如人意,不说陈狗儿,就连普广都吃的够够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赵小山初来乍到,端着一盆香辣豆皮过来便被全部收购了。
寺里的饭食,真的太需要创新了。
不过,食材虽然有限,这里的调料倒是挺全。
赵小山拿出一块寺里刚做好的豆腐,倒油入锅,炸了一盘子豆腐泡。
将白菜切丝,和豆腐泡混炒,再加点辣椒酱油等调料,一份白菜豆泡便好了。
赵小山好久没做饭,这里调料足灶房又宽敞,还真勾足了他做饭的欲望。
接下来,赵小山又现场演示了一个凉拌黄瓜、红烧茄子、豆皮木耳炒胡萝卜和蒜蓉生菜的做法。
这几样菜,没有一个是用油少的,掌勺的大和尚弘敏看赵小山倒油的豪横样,心里痛的直抽抽。
这小子,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个做法,他来做也能好吃,这几样菜看着是不错,味道吃起来也好吃,却是华而不实,适合酒楼却不适合寺里。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