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物力和财力。
还好,是直接沿着海岸线直接送入了松江府,然后顺着长江逆流而上,送到了应天府。
如若说这些沙子要从陆运,那可不知道需要消耗多少劳力,需要多少钱财。
还好,都在海边,沿着海岸线一路将这海沙运回来,也算比较轻松,只是会花费一些时日罢了。
“玩,玩。”
朱雄英很快就将两百毫升的奶喝完了,看向朱元璋喊道。
“好,走走走,爷爷带你去。”
朱元璋点了点头,连忙笑道。
“来人,去取太孙的挖沙玩具去。”
马秀英摇了摇头,看向身后的内侍吩咐道。
“喏。”
内侍鞠了一躬,快步离去。
之后朱元璋则带着朱雄英和马秀英朝着御花园方向走去,一路有说有笑的,十分开心。
......
奉天殿内。
“太子殿下,有令,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王轩站上前来,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有事启奏。”
胡惟庸走上前来,拱手道。
“准。”
朱标坐在龙椅之上,冷声道。
“昨日夜里,中书省收到急报,太原曲阳发生了大地震,已经造成了数万人死亡。”
“太原急需朝廷赈灾,让太原百姓得以安顿下来。”
“立刻派遣户部征调十万担粮饷,送往太原赈灾。”
“并且,需要将太原曲阳的人口疏散。”
“人口过多,可以选择就近的州府、县。”
“如此一来,也不至于让周围的府县感觉到压力,治理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胡惟庸看着面前的朱标,走上前去,拱手道。
“这件事情,本宫已经知晓了。”
“本宫已经征调真定府、顺德府、平阳府、章德府,快速征调大军、粮草,前往赈灾。”
“朝廷过去,远水难解近火。”
“昨夜连夜飞鸽传书,现在应该已经在准备赶往太原的路上。”
“不过,这件事情,需要朝廷派遣官吏前往监督,以防有人以权谋私。”
“你们觉得,应该派遣谁前往太原,最为合适?”
朱标摆了摆手,昨天晚上他就已经知道了消息,立刻就飞鸽传书了过去。
毕竟发生地震这种事情是难以阻止的,哪怕是后世也无法阻止,只能够任其事态发展。
大明王朝国祚两百七十六年,其中发生地震四百一十八次,基本上平均每年都有一两次,这样的频率,确实也是少见。
不得不说,大明王朝的百姓还真是多灾多难。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以为,刘伯温,刘大人,最为合适。”
涂节站了出来,朝着朱标拱手道。
“噢?”
“为何?”
朱标看向面前的涂节,眉头紧锁。
“启禀太子殿下,刘大人智慧超群,并且是御史台御史大夫。”
“原本是掌控督查权。”
“而且这一次太原发生地震之后,所需要调动的兵马可是十分海量,如若没有一个重量级别人物前往督查,恐怕并没有任何作用。 ”
“所以微臣认为,应当派遣刘大人前往,才能够真正做到督查作用。”
涂节立刻朝着朱标拱手道,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嗯。”
“御史大夫,你怎么看?”
朱标点了点头,看向刘伯温,询问道。
“启禀太子殿下。”
“老臣年老体迈,已经不适合在远行了。”
“这一些年来,微臣越来越觉得有些力不从心,毕竟微臣已经六十有二。”
“今日微臣特地前来,也是想要向太子殿下请求,能够准许微臣告老还乡。”
“微臣久病缠身,如今已经不能理事,愧对陛下和太子殿下的信任。”
“望太子殿下能够允许。”
刘伯温站了出来,颤颤巍巍的模样,还真有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
其实刘伯温现在六十二,说他不过才四十五岁,都不为过。
现在的刘伯温实在是长相太过年轻一点也没有六十二岁老人家的样子。
他这一次也准备提出辞呈,希望能够告老还乡。
“嗯?”
“有点意思。”
“刘伯温居然会主动提出辞呈?”
“现如今整个大明王朝中书省,已经掌控在了我的手中。”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