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5章 出发明末,崇祯王朝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接下来,应该去哪里呢?”



    “是继续前往明朝未来,还是前往过去呢?”



    “明朝的未来世界,除了明末,好像,也没有什么值得一去了吧?”



    “毕竟,明末这个时代,大明王朝可以说是病入膏肓。”



    “贪官污吏遍地,晋商资敌,最终才导致了大明王朝被后金拿下。”



    “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悲惨的命运,但是,大明王朝的覆灭,已经说明,王朝已经烂到了骨子里。”



    “想要拯救,就必须要破而后立。”



    “崇祯无能,不能够力挽狂澜,还分不清忠奸是非,连税收都收不上来。”



    “税收被贪官污吏层层剥削,到崇祯这里,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分文未得。”



    “但是,崇祯还是不知道,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简直就是个猪脑子。”



    “掌控实权,却连钱粮都搞不上来,最终只能够疯狂增加百姓的税收。”



    “而这一些税收,全部进入了贪官污吏的手中。”



    “不仅如此,还让大明王朝起义军不断增多,百姓对其恨之入骨。”



    “世人皆觉得,大明王朝亡于天灾,却不知道,真正亡了大明的,就是崇祯。”



    “崇祯时代,虽然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但是,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加大税收。”



    “他没有发现,自己身边全都是一些贪官污吏,却依旧觉得,是真的大明王朝税收收不上来。”



    “包括京城内的所有官员,不贪污的,几乎没有。”



    “这一些文官层层剥削,导致大明王朝税收收不上来,还在不断的增加赋税。”



    “虽然说,崇祯加税并不多,在战乱时期,适当的加税,也算是可行的办法。”



    “可是他忘记了,干旱北方大旱,在中原大地之上,可以说是赤野千里,饿殍遍野。”



    “如此民不聊生的状况,还要加税,这不是要人命吗?”



    “不反你,反谁?”



    “病入膏肓的时代,就需要大动作,大杀伐,彻底重新整顿大明王朝。”



    “没有钱,就去查贪官,抄家灭族,资产充公。”



    “没有钱,就去想办法搞钱,谁有钱,就找谁的麻烦。”



    “啥也不干,就把问题全部都摊在了百姓的头上,还有谁不反的?”



    “杀一些贪官污吏,只会大快人心,可要是官逼民反,还没有钱,这可是要灭国的。”



    “要是有钱,镇压叛乱,还挺简单,有兵就行。”



    “可问题就是没钱,还要逼反百姓,连剿匪的钱,都要收税才有,这治的哪门子的国?”



    “这一点,他都不懂,每天勤于政务,也不知道瞎忙活什么东西。”



    朱标摇了摇头,看着崇祯这两个字,眉头紧锁,眼眸之中满是无奈之色。



    这个崇祯皇帝,说他倒霉,也确实挺倒霉的,但是,他但凡有点能力,有点魄力,也不至于会变成这样。



    被文官集团蒙在鼓里,自己却一点也不自知,疑心病还很重,就是不疑心身边的文官,最终上吊自杀,也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朱标想起崇祯的遭遇,摇了摇头,眼眸之中满是不屑之色。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去拯救那没落的大明王朝。



    自己前往那一方世界,就算拯救了大明王朝,也不过是一个崭新的王朝罢了。



    也就是说,自己过去,也没有多大意义,就是直接统治一个崭新的世界而已。



    虽然还是大明王朝,但是几百年后的大明王朝,和自己真的没多大关系。



    他们连自己是谁都不认识,去了,和创造一个新王朝,没有什么区别。



    “那到底要不要去呢?”



    朱标也在思考,自己到底要不要去,毕竟,在那个世界,自己重新建造一个国度,还是轻而易举就能够做到的。



    现在的朱标也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去,自己如若去的话,就相当于,是重新争霸天下了。



    “罢了,就过去看看吧!”



    “明末瘟疫横行,这一个时代,确实死了不少人。”



    “而青霉素,也能够得到使用。”



    “这些年,朕也安排人研究青霉素,这可是好东西,可惜,产量不是很高,还有待提高。”



    “在明末,因为粮食欠收,天干物燥,进入了长期的干旱时期。”



    “导致整个大明王朝,到处都是天灾人祸,饿死的百姓,不计其数。”



    “百姓最终没有东西吃,树皮、各种植物动物,哪怕是死去的老鼠,都直接拿来食用。”



    “最终,导致了鼠疫的出现,鼠疫的出现后,因为没有有效的隔离,也没有有效的预防,最终出现了人传人的现象。”



    “大明王朝当时死亡枕籍,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就连这一些尸体,也没有任何人收敛。”



    “不过,记得明末有一个名医,叫做吴又可,好像是成为了温病的奠基人。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