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史上最贪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崇祯十六年,经过一年的休养生息,加上廉政公署时不时来一下反腐,大明北方经济开始复苏,京师十七大仓中满仓的超过了十个,大沽到京师的直道之上,商旅往来不绝…
    这一年,朱由检再度召集内阁与军部商议南下统一全国事宜。王在晋兴奋的说道:
    “陛下,臣有本启奏。去岁天公作美,我朝风调雨顺,山东,山西,河南,湖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国库充盈,此时正是挥军南下,恢复旧山河之良机。”
    朱由检点点头,目光看向侯恂。侯恂会意,说道:
    “回陛下,近三年来,南边给的银子越来越少,今年朱大典那边只运过来一百万两银子,在老臣看来,倘若不是朱大典那里出了问题,那便是南京方面已经起了心思,不若我等先下手为强?”
    施鳯来道:
    “北边不管了吗?”
    宋献策反问道:
    “有曹文诏在山海关,北边需要管吗?”
    施鳯来:“…”
    施鳯来无语,他好想说,我说的是曹文诏吗?山海关天险加上蓟州到山海关一线驻守的十万大军,他皇太极头再铁也进不来啊,我特么说的是辽东军…
    施鳯来刚想辩驳一下,李信便开口说道:
    “辽东一地,祖宽,祖大寿相继叛国投降,军情报来看,如今吴襄那一支也在与建奴秘密接触,似有不稳之象。有山海关在,还是再晾一晾再说吧…”
    李信的意思很简单,辽东军就摆在那里,什么时候不稳定因素清除完了再说。要是一直清除不完,那辽东军死干净也行。众人自然是听懂了李信的意思,心中不禁寒意直冒,要说狠,还得是你李信啊…
    朱由检随即接话道:
    “攘外必先安内,如王卿所言,我大明如今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统一问题,至于辽东,就如李卿所言,先放着吧。毕卿,如今国库能否供应的起大军作战所需?”
    毕自严闻声出列道:
    “回陛下,若是不出意外的话,如今国库盈余可供十万大军两年作战之需,再久就扛不住了…”
    赵率教听完马上说道:
    “陛下,打南边那些个软脚虾,两年时间足够了。老臣请缨,率军拿下,誓为陛下扫平南方叛逆!”
    众人闻言纷纷用惊奇的眼神看向赵率教,大爷,您都老成这样了,还打呢?秦良玉出声道:
    “老赵啊,你与老身都老了,机会还是多留给年轻人吧。咱两个老家伙为陛下看好家就行了…”
    赵率教闻言双眼圆睁,满脸的不服气。可这话别人说他还能反驳,唯独秦良玉说出来,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这老娘们无论是在职位上,还是身份上都压了他一头,没办法…
    宋献策见老将军憋气的样子,立马笑呵呵的说道:
    “老将军战无不胜,您当年打皇太极的传说可是一直在军中流传呢,有的都被编成战例在武院之中教习了。就南边那些乌合之众,根本就经不住您打啊。您要是去了,那赵光瑞那些小将可就没了表现的机会了不是?”
    宋献策的意思很明白了,你赵率教的侄子还在长江一线等着立功呢,你老人家好意思去抢功?
    李信眼珠子一转,说道:
    “赵将军,您要实在想去,咱也不拦着。不过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将军您之所长,在于指挥骑兵作战,而南方水网密集,纵横交错,且多山地丘陵,并不利于骑兵作战,若是您此去水土不服,不小心败了,这百年之后,英烈祠前的叙功碑上面可要添一败笔咯…”
    赵率教被两个小辈顺毛捋了一阵,感觉李信说的有道理,他这黄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没必要再去上赶着给自己添堵啊。又想到自己侄子赵光瑞,便点点头道:
    “罢了…你两个臭小子说的有理,老夫年纪也大了,这次就不去凑热闹了。”
    众人闻言纷纷相视一笑,秦良玉则是白了赵率教一眼,仿佛是在说,这老东西眼看没了好处,就认怂了。
    朱由检见都差不多了,于是拍板道:
    “数年以来,朕几欲举兵南下皆受阻,今次南下作战之事就全权交由军部主持,内阁需全力配合,务要毕其功于一役!”
    “臣等遵旨!”
    “末将遵旨!”
    “吾皇圣明!”
    崇祯十六年春,朱由检再度授意军部制定南下军事计划。随后军部传令洪承畴部移师长江一线整备,同时抽调蓟州边军两万,山海关守军一万,第二军二万,合计五万大军,由大都督李信领军南下。四将军坐镇军部协调,欲用十万大军以犁庭扫穴之势,快速平定南方。
    结果,各军刚刚完成整备,正待出动,二月开始,京师爆发大规模瘟疫。据史籍记载,这场瘟疫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率在恐怖的40%以上。“见则死,至有灭门者”,“比屋传染,有阖家丧亡竟无收敛者”的情况随处可见,几乎对京城地区的民众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而在这一时空,由于朱由检加大了对北京城排水设施和公共卫生的建设,使得这次疫情的影响力大大下降,但也仅仅是下降而已。面对传染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瘟疫,朱由检再度指天怒骂,最终不得不再度
    叫停了本次军事行动,将身在城外大营的李信召回。
    当李信急匆匆赶回之后,养心殿中施鳯来等人也陆续到了,一群人搁那执手相看泪眼,仿佛是在说,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李信进殿之后,无奈的说道:
    “陛下,这一次是不是…又又又又打不成了?”
    朱由检表示沉默,而众人皆无声的点点头。随后宋献策将京师面临的情况悉数汇报。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