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历史之谜  影视编辑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特有的猜疑:“苏先生如此竭力为张居正辩护,难道就没有半点私心吗?”
    花厅内霎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苏宁闻言,先是怔住,随即脸上浮现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
    有惊愕,有无奈,也有懵逼,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苦笑。
    然而,他并没有回避,反而迎着皇帝审视的目光,以一种罕见的、近乎残忍的坦诚说道:
    “陛下既然垂询,臣……不敢欺君。”
    他缓缓跪倒在地,声音低沉却清晰:“臣保护张居正身后之名,确实存有私心。因为臣,也是读书人,也是大明的官员。今日陛下可以因旧怨对张先生挫骨扬灰,他日,是否会因新隙对臣……乃至对其他敢于任事的臣子,行同样之事?”
    他抬起头,眼中是文人最深切的恐惧与悲哀:“若果真如此,臣……恐怕会寒心,会畏惧。届时,臣还敢像如今这般,不计得失,不顾非议,为陛下、为大明去推行新政,去触碰那些积重难返的弊端吗?臣只怕会变得……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如不做不错。陛下,这……便是臣的私心。”
    这一番坦诚到近乎赤裸的表白,如同卸下了所有防护,将臣子最深层的不安与恐惧,血淋淋地摊开在了君王面前。
    万历愣住了,他看着跪在眼前的苏宁,看着这个一向智珠在握、行事果决的能臣,此刻眼中那毫不掩饰的忧惧,他满腔的怒火,竟一时不知该向何处发泄。
    花厅之内,唯余帝王的愤怒与臣子无声的决绝,在夜色中久久回荡。
    ……
    万历呆立在花厅中央,烛火将他年轻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
    苏宁那番直刺心底的坦诚,像一盆冰水,暂时浇熄了他心头燃烧的复仇火焰,却让他陷入更深的迷茫。
    他缓缓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沉默了许久。
    终于,他抬起头,眼中的偏执稍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寻求理解的困惑:“苏先生,那你……你如何看待张居正这十年的作为?抛开朕与他的私怨,单论其对国朝的影响。”
    苏宁见万历情绪稍缓,心中稍定,他略一沉吟,便毫不迟疑地给出了自己的评价,声音清晰而肯定:“回陛下,若以臣之见,张江陵十年执政,力挽狂澜,其推行的考成法振刷了吏治,清丈田亩摸清了家底,尤其是一条鞭法……”
    他微微加重了语气,“将繁杂的徭役赋税折银征收,简化了流程,减少了官吏从中盘剥的机会,实实在在减轻了小民负担,也增加了国库收入。此一法,便是窥准了我大明积弊之要害。臣敢断言,仅凭此一项,便足以为大明国祚续命百年!”
    “续命百年……”万历低声重复着这个词,眼神闪烁。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但也正因出自苏宁之口,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他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苏宁,带着一丝试探与期待:
    “那……若朕决心推行你曾提及的‘摊丁入亩’之策呢?此法若成,可能比得了一条鞭法?”
    苏宁闻言,却立刻端正了神色,郑重地摇了摇头:“陛下,此言差矣。‘摊丁入亩’之策,首倡者并非臣苏宁。此乃嘉靖朝大学士桂萼,于嘉靖九年便已明确上书提出。臣不过是拾人牙慧,在前人智慧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局,略作补充和完善而已。臣,不敢贪天之功。”
    他这番谦逊与严谨,让万历微微动容。
    却见苏宁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而充满力量,他甚至向前微微倾身,目光如炬:“但是,陛下!若您真有此决心,将这三项国策一并推行——彻底实施‘摊丁入亩’,让税赋真正落在田亩之上,做到富者多担;强力推动‘士绅一体纳粮’,打破官身优免之特权,使税源公平;并持续对建州女真等边患行‘犁庭扫穴’之举,永绝后患!”
    他一字一顿,声音在寂静的深夜花厅中回荡,带着金石之音:“陛下若能顶住压力,将此三策贯彻到底,臣敢以项上人头担保,绝非续命百年!而是足以涤荡沉疴,为大明开创一番崭新局面,再延国祚三百年!”
    “三百年!”万历被这个数字震撼了,他猛地站起身,在厅中急促地踱步。
    苏宁描绘的蓝图与他内心渴望成为一代雄主的抱负猛烈地撞击着。
    清算旧怨的快意,与开创不世功业的诱惑,在他心中激烈地搏斗。
    夜,更深了。
    但这一夜,年轻皇帝的心中,有些东西正在悄然改变。
    ……
    万历被苏宁描绘的宏图刺激得热血上涌,仿佛已看到自己超越列祖列宗、成为中兴圣主的景象。
    他猛地转身,双眼灼灼发亮,带着年轻人特有的冲动与不容置疑的权威,脱口而出:
    “好!既然先生有如此魄力与见识,朕明日便下旨,罢黜张四维,由先生出任首辅!有先生执掌内阁,何愁大业不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话语掷地有声,若是寻常官员听到,怕是早已激动得伏地谢恩。
    然而苏宁却只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复杂难言的神色。
    他没有跪拜,反而缓缓摇头,那眼神里竟带着几分洞悉世事的悲凉。
    “陛下,”他的声音平静得如同深潭,“臣……谢陛下信重。但这首辅之位,臣,不能受。”
    “为何?”万历错愕不已,他无法理解竟有人会拒绝这百官之首的尊荣,“先生是担心资历不足?还是有其他顾虑?”
    苏宁抬眼,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帝王,望向更深远的历史迷雾:
    “陛下,有些道理,你我心里都清楚。但清楚是一回事,能否做成、能否坚持到底,却是另一回事。”他语气沉重,“当年张江陵推行一条鞭法,触及了多少人的利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