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章 阳谋  影视编辑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随着“金陵雷神发电厂”那标志性的高大烟囱终年冒出滚滚浓烟,以及第一批接入电网的工坊展现出骇人听闻的生产效率,整个江南的士绅商贾群体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与狂热并存的情绪中。
    他们眼睁睁看着竞争对手因获得“电力”而一飞冲天,自己若再迟疑,恐将被时代无情抛弃。
    此刻,那个曾经让他们又敬又畏的“大明商会”,成为了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与登天之梯。
    这一次,苏宁并未再使用任何强制手段。
    他以浙直总督兼大明商会会长的身份,向江南各地有影响力的士绅和主要行会发出了措辞恳切的“邀请函”,言明商会旨在“服务工商、共谋发展”,愿为各位同仁提供“全方位的产业升级支持”。
    接到邀请的士绅商贾们,无论内心作何想法,无人敢怠慢,纷纷以最快速度齐聚南京大明商会总部的议事堂。
    与上次宣布规则时的肃杀氛围不同,此次会场布置得更为“商务化”,甚至准备了茶点。
    “诸位皆是江南栋梁,今日请诸位来,非为公务,实为商事。”苏宁开门见山,语气平和,“前番机械设备博览会,想必诸位已见识到技术革新之伟力。而今,电力已通,时机已至。商会愿倾力相助,助诸位搭上这工业快车,共享时代红利!”
    商会随即推出了一套详尽得令人咋舌的“工商业升级扶持套餐”,其服务之周到,考虑之全面,远超众人想象。
    商会下属的“大明电力公司”提供从现场勘查、线路设计、设备安装到最终送电的全流程服务。
    士绅们无需担心技术问题,只需支付费用,便可坐等“动力”入户。
    商会技术团队(ai主导)会根据申请者的产业特点(如丝绸、棉纺、造纸、陶瓷等),量身推荐最合适的机械设备组合,并绘制出最优化的生产线布局图,确保动力与机械完美配合,实现效率最大化。
    对于资金不足者,“大明钱庄”可提供专项低息贷款,以未来产出或部分股权作为抵押,大大降低了技术升级的门槛。
    商会设立“工匠培训学堂”,为合作工坊培训能够操作和维护新式设备的技工。
    同时提供长期的运维指导服务,确保生产线稳定运行。
    这套组合拳下来,几乎解决了士绅商贾们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核心难题。
    以往对“一条鞭法”和新政的抵触,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和生存压力面前,迅速冰消瓦解。
    苏州丝业巨擘沈煜,在商会技术团队为其规划的自动化缫丝、织造生产线前,激动得老泪纵横,仿佛看到了沈家未来五十年的辉煌,立刻表态全力支持总督一切政令。
    松江布商行会集体与商会签约,引进水力(电力辅助)纺织机,使得松江布的成本与质量优势进一步扩大,行会首领对苏宁感恩戴德。
    甚至一些原本坚定的保守派士绅,眼见乡邻因装备新机械而日进斗金,自家田租收入相形见绌,也终于坐不住了,悄悄派人到商会咨询,如何将自家田庄产出也纳入这新的工业生产链条中去。
    苏宁通过商会提供的,不仅仅是电力和设备,更是一套完整的、打上了他深深烙印的工业生产标准和管理体系。
    一旦使用了商会的设备和电力,后续的零部件更换、技术升级、产能扩张,都离不开商会的支持。
    士绅们的产业,在技术上已被“套牢”。
    电力消耗数据、通过商会渠道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数据,使得这些工坊的经营状况在苏宁的ai系统面前几乎透明,为他精准征税和宏观调控提供了绝佳依据。
    江南的精英阶层,其财富与前途已经与苏宁主导的这套工业体系深度绑定。
    维护苏宁的权威,保障电力和原料供应,就是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看着商会总部内川流不息、前来洽谈合作的士绅商贾,看着一份份签署的合作协议,周正杰由衷感叹:“安邦,如今这江南,怕是离了谁,也离不了您和这大明商会了。”
    苏宁淡然一笑,目光深邃。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用经济的纽带、技术的锁链和利益的共享,将整个江南的统治阶层编织进了一张无形而坚韧的巨网之中。
    这张网,以大明商会为节点,以电力和机械为脉络,最终的控制权,牢牢握在他的手中。
    此时的江南,才真正意义上,成了他推行一切蓝图、应对任何风浪的坚实后盾与试验场。
    ……
    隆庆六年末至万历元年初,在苏宁以浙直总督兼大明商会会长的强力推动下,尤其是在“设备捆绑新政”与电力先行的利益引导下,南直隶地区的“一条鞭法”试行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赋役征银得以普遍推行,田亩清丈在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下得以较为顺利地开展,国库来自江南的税银实现了稳定而显着的增长。
    这一份份来自应天的捷报,被张居正如获至宝地捧在手中。
    万历元年春,借助苏宁在江南打造的完美样板,以及自身已然巩固的权位,张居正以雷霆万钧之势,明发上谕,昭告天下:
    “‘一条鞭法’乃富国强兵之良策,既经南直隶试行卓有成效,着即在全国各省府州县全面推行!各地方官须恪尽职守,清丈田亩,均平赋役,限期完成。敢有阻挠新政、阳奉阴违者,无论官职勋爵,严惩不贷!”
    这道政令,如同在沉寂已久的帝国湖面上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和阻力必将蔓延至每一个角落。
    然而,有了江南成功的先例,张居正推行起来底气十足,决心也更为坚定。
    一场关乎帝国财政根基的深刻变革,就此全面拉开序幕。
    就在整个大明的目光都被“一条鞭法”的全面推行所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