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 大明1566  影视编辑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账目,独
    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将盐引发放、盐课征收与边镇军饷拨付三册对照,便如照妖镜般,让其中猫腻无所遁形。”
    很快,一条条触目惊心的罪证浮出水面:
    在漕运账中,他们发现每年都有数十万石粮食以“损耗”之名消失。
    追查之下,才知是严世蕃指使漕运总督,将粮食运往其在苏州的私仓,再高价售予江南米商。
    在盐税账中,两淮盐运使为讨好严嵩,竟将三十万两盐税篡改为三万两,差额尽数献入严府。
    为平账目,他们竟将罪名推给已致仕的前任运使。
    更令人发指的是军饷账目。
    蓟州镇总兵为补严党索贿的亏空,竟虚报五千兵员,年吞空饷九万两白银。
    当边关将士缺饷哗变时,他们反诬兵部侍郎调度不力。
    然而,在深入查证后,苏宁敏锐地发现,这些罪证中有不少实为地方官员为讨好严氏父子而主动“进献”,或是其他权贵假借严党之名所为。
    但如今,在朝野上下对严党积怨已深的背景下,这些罪名都被理所当然地归到了严嵩父子头上。
    至于罪恶源泉的嘉靖帝是不可能担责的,而嘉靖帝也相信苏宁不会牵连到他。
    “大人,”赵德明低声道,“这些账目若全部坐实,严家便是万死难赎其罪。只是其中有些……”
    苏宁抬手制止了他后续的话,目光深邃:“赵主事,你可记得《孙子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如今朝局危如累卵,若不能一举铲除奸党,待其反扑,你我与这清账司,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他走到窗前,望着严府的方向:“这些账目是真是假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将成为斩向严党的利剑。至于其中冤屈……待肃清朝纲后,自有昭雪之日。”
    半月后,当七箱账册证据摆上嘉靖帝的御案时,这位久居深宫的皇帝勃然大怒。
    尤其当他看到连自己炼丹所用的朱砂、水银都被严党中饱私囊时,终于下达了那道震动朝野的旨意:
    “严嵩革职,严世蕃下诏狱!”
    消息传出,京城沸腾。
    而清账司内,苏宁却异常平静。
    他深知,这场仗还远未结束——今日的严党,或许就是明日的新贵。
    而他要做的,是让这套审计制度真正扎根,成为悬在每一个贪官污吏头上的利剑。
    夜色中,他提笔写下“清账司条例”,第一条便是:凡钱粮收支,必
    留痕迹,违者重惩。
    ……
    留痕迹,违者重惩。
    ……
    留痕迹,违者重惩。
    ……
    留痕迹,违者重惩。
    ……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