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沧海桑田  影视编辑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光下流光溢彩,九龙四凤冠上的珠翠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

    在十六名女官的簇拥下,她缓缓走上丹陛。

    当她与苏宁并肩站立时,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历经磨难后的相知相守。

    “朕今日立赵氏为后,望其克娴内则,辅佐朕治理这万里江山。”苏宁执起赵灵儿的手,对百官宣布。

    赵灵儿端庄行礼,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臣妾必当恪尽职守,母仪天下。”

    大典结束后,在新任司礼监太监喜顺的高声唱喏中,大明正式进入天工纪元。

    朝阳完全跃出云层,金色的光芒洒满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仿佛预示着这个王朝即将迎来的崭新时代。

    建文四年八月,奉天殿内金砖墁地,蟠龙柱下香烟缭绕。

    龙椅上的苏宁指节轻叩扶手,目光扫过殿内跪倒一片的藩王,唇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

    “陛下,”代王朱桂颤巍巍出列,玉带撞击的声响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燕王毕竟是太祖四子,您的亲叔叔。即便犯下大错,也该给他一个体面啊!”

    宁王朱权紧接着袍跪地:“四哥当年随太祖征战,功在社稷。臣等恳请陛下念在骨肉亲情的份上,赐燕王自尽,保全宗室颜面。’

    周王朱?、齐王朱樽、岷王朱等藩王相继跪倒,锦缎袍服??作响。

    转眼间,丹陛下已跪了十余位朱姓亲王,宛若一片绛色云霞。

    “诸位皇叔的意思是,”苏宁缓缓起身,十二旒冕冠上的玉珠微微晃动,“因为朱棣是太祖嫡子,是朕的叔叔,所以他起兵造反,导致数十万将士丧生,让天下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这些都可以不计较了?”

    他忽然抓起案上茶盏重重地,碎裂声惊得几个藩王浑身一颤:“那朕倒要问问,济南城下三万守军的性命就不值钱吗?白沟河畔浮尸百里,那些将士的妻儿老小就该承受丧亲之痛吗?被逼自焚的建文帝又该如何交代?!”

    这番质问如惊雷炸响,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跪在地上的藩王们个个面色惨白,代王朱桂的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

    “朕意已决!”苏宁袖袍一挥,龙袍上的金线在光影中流转,“两月之后,在南京城广场公开审判朱棣!不仅要审,朕还要将他逐出朱氏族谱,他的子孙后代,永不得入宗庙!”

    “陛下!”方孝孺疾步出列,象牙笏板在手中微微发颤,“此举恐怕会寒了天下宗室的心啊!”

    “寒心?”苏宁冷笑一声,目光如利剑般扫过群臣,“爱卿,若是连造反都可以被原谅,那这大明的律法还要来何用?莫非在尔等眼中,朱姓宗亲的性命就比寻常百姓金贵?”

    他环视群臣,一字一句道:“传朕旨意:所有追随朱棣造反的文武官员,一律问斩,九族发配辽东,永世不得返乡!”

    满朝文武倒吸一口凉气。

    兵科给事中忍不住低声道:“这......这怕是洪武朝以来最大规模的清洗......”

    “陛下,”新任兵部侍郎铁铉出列奏道,铁甲在朝服下铿锵作响,“如此重刑,恐怕会引发朝局动荡。参与靖难的官员多达四百余人,若尽数问斩......”

    “铁爱卿,”苏宁意味深长地看向这个曾在济南让他寸步难行的将领,“朕记得你在济南守城时,可用滚油浇过叛军的云梯。”

    铁铉正色道:“战场对敌,自然不能手软。但如今战事已定,还望陛下以仁德治天下。唐太宗尚且能容魏征,陛下何不给这些人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苏宁微微颔首:“爱卿言之有理。但治国不能只靠仁德,还须有雷霆手段。”

    他话锋一转,声调陡然提高,“借着今日诸位皇叔都在,朕就宣布一件事??即日起,正式推行新政藩和依法治国制度!”

    藩王们面面相觑,宁王朱权忍不住低声问身旁的周王:“陛下,这’新政藩’是何意?”

    “第一,”苏宁竖起手指,“所有藩王不再就藩,改为坐镇各地为督察,监督地方军政务,但不得干涉具体事务。每月需向朕呈递密折,拥有直达天听和弹劾天下百官之权。”

    “第二,藩王薪俸一律按朝廷一品大员标准发放,取消所有额外赏赐和特权。现有王府护卫裁撤九成,余者编入京营。”

    “第三,”苏宁的目光扫过那些面色惨白的藩王,“所有皇室子弟,必须进入新式学堂读书,与平民子弟一同参加科考。及冠后由吏部统一考核,择优授官和分配其他职位!”

    “陛下!这......这不合祖制啊!”代王朱桂激动得胡须乱颤,“太祖定制,藩王镇守四方,乃固国之本......”

    “祖制?”苏宁冷笑一声,走下丹陛来到代王面前,“就是祖制让你们这些藩王拥兵自重,就是祖制让朱棣有机会造反!别忘了,我们朱家的祖宗就是无地可种的老百姓!”

    他转身面对众藩王,声音震彻殿宇:“你们以为朕是在剥夺你们的特权?不,朕是在救你们的性命!今日朕若不改革,他日难免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朱棣出现。到那时,你们觉得朕还会像今天这样网开一面吗?”

    宁王朱权第一个伏地叩首,声音发额:“臣......臣遵旨。”

    其他藩王见状,纷纷以头触地,一时间殿内尽是压抑的喘息声。

    “很好。”苏宁满意地点头,“另外,朕已经任命铁铉为兵部侍郎,全权负责整编各地军队。特别是......”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藩王们一眼,“各地藩王的护卫军队,限三月内完成整编。”

    退朝后,方孝孺忧心忡忡地拉住黄子澄:“陛下此举,恐怕会引发宗室动荡啊。当年晁错削藩,可是酿成七国之祸......”

    黄子澄却摇头道:“方兄没看出来吗?陛下这是要彻底解决藩镇之患。长痛不如短痛,只是这手段......”

    他望着远处尚未散尽的藩王身影,轻叹一声,“太过酷烈了。”

    两月之后,南京城广场人山人海。

    朱棣被押上审判台时,囚衣依旧整洁,昂首挺胸不失亲王气度。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