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7章 酝酿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这个结果,武媚娘也不觉得意外。
    “外人只是不知道咱们书坊的书便宜质量又好,若是知道,肯定会来抢购!”
    “我觉得,明天哪个书生肯定不止自己来买书,还会叫上亲朋好友!”
    武顺连连点头:“对,只要多来些顾客,咱们书坊的名头很快就能打响!”
    “在外面挂起条幅还真是有用,这么快就吸引了一个顾客。”
    “有了第一个,肯定就会有第二个!我现在倒是对马车上挂条幅宣传更有信心了。”
    武媚娘笑道:“明天也许就会有很多顾客上门!”
    就在春晖书坊终于开张了的时候,挂着条幅的马车也越行越远。
    只不过,马车的速度却有些慢。
    马车每个角都挂着条幅,这样的奇怪造型很吸引人的注意,只不过不识字根本就不明白这是在干什么。
    所以大多数人只是对着马车指指点点,却明白这辆马车到底是在干什么。
    当然了,街上的行人虽然大多数不识字,偶尔也有识字的。
    他们看清条幅上的字后不由大吃一惊,又感到难以置信。
    半价售卖?
    一本书只需八十文?
    真的假的?
    有读书人直接上前拦截了马车问了起来。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随行的伙计信誓旦旦的保证条幅上的字都是真的,春晖书坊的书便宜的不到百文,最贵的书也不超过两百文。
    读书人哪有不喜欢买书的?
    不买书只不过是因为价格太贵罢了。
    遇到价钱便宜的书当然不容错过,不用说半价就能买到一本书!
    除非是大富大贵人家的读书人,家里的藏书汗牛充栋,不然岂会不动心?
    虽然他们还是有些将信将疑,不相信有人愿意赔本赚吆喝,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路上看到条幅的读书人立即记住了春晖书坊的店名,也记住春晖书坊的位置。
    必须去一趟春晖书坊,就算今天已经没时间去,明天也要去一趟。
    等到马车路过国子监的时候,直接就引起了轰动。
    长安有两处官学,一处是弘文馆,一处是国子监。
    相比而言,弘文馆的勋贵子弟更多,国子监虽然也有很多出身富贵的学子,却也有很多家资寻常的学子。
    就算是名门望族,繁衍数百年,家族也已经变得十分庞大,不可能每家每户都大富大贵。
    所以,便宜的书对弘文馆学子也很有影响力!
    更不用说皇城了,不过说那些官员,就说皇城里的书吏都识字,他们难道遇到便宜的书难道就不心动吗?
    东西两市就更不用说了,去东西两市的人就算不是大富大贵,也家境不错,但凡家境尚可,谁不想读书呢?谁不想让子孙读书呢?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虽然这句诗出自北宋,但是这种观念其实在大唐时候就已经深入人心。
    四辆马车挂着条幅按照既定路线转了一圈,虽然不至于让春晖书坊一下子名震长安,却也吸引了不少读书人的注意。
    当然了,马车转悠的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并没有立即给春晖书坊带来很多顾客,马车挂条幅宣传的效果还需要发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是,春晖书坊已经不再是门可罗雀。
    一个书坊并不引人瞩目,但是书坊外挂着的两条条幅却十分引人瞩目。
    路过春晖书坊的读书人无不被条幅吸引,因而走进了春晖书坊。
    只要走进春晖书坊的读书人就不可能空手而回。
    什么?
    这些书都已经有了?
    那也没关系,可以买回去给子孙备着,可以送人。
    总之这样的好事绝不能错过,错过这个村只怕就没这个店了!
    倒也不是春晖书坊的伙计口才有多好,销售技巧有多高明,而是春晖书坊的书价格太动人。
    自从条幅挂出去后,陆陆续续有七个读书人走进了书坊买书。
    总共卖出去了十九本书。
    平心而论,这个销售额并不算高,总共就卖出了几贯钱而已,再扣除成本,利润少的可怜。
    不过,武媚娘和武顺都很振奋,尤其是武顺,简直是心花怒放。
    这七个读书人之所以只买了十九本书,是因为他们带的钱不够,他们都说了,明天还会带着钱来买书!
    可见,这个价钱对读书人的诱惑有多大。
    那些读书人只是不知道春晖书坊而已,只要他们知道了春晖书坊的书价钱有多便宜,肯定愿意来买书。
    所以,她们姐妹俩对明天充满了期待。
    夕阳西下,春晖书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