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7章 给炮弹装上眼睛,国之重器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陈部长明显是见过大场面的,这会反而淡定了下来。

    “老周,继续吧。”

    “.是!”周总工大喊道:“现在进行第二次实弹射击实验,偏离距离一百米!”

    一百米的距离,几乎相当于半个演习场了。

    操纵员想都不敢想,强忍着忐忑,将炮弹装填进去,一番操作后——

    “预备。”

    “开炮!”

    “呼!”

    一枚炮弹飞出炮管,朝着明显偏离的方向飞去。

    在这个时候,神奇的一幕再次发生了。

    轰!

    炮弹在跟目标坦克并行的时候,突然爆炸了。

    虽然因为距离过远,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只是让坦克晃了两下,但是镶嵌在坦克装甲上的弹壳已经说明了实验结果。

    跟上次的全场寂静不同,这次演习场上响起了阵阵欢呼声。

    “原本一发普普通通的榴弹炮,加装了近炸引信后,就跟长了眼睛一样。要是在解放前,咱们拥有这玩意,那小鬼子早就哭爹喊娘了。

    我在这里向你们保证,只要你们把近炸引信交给我们208所做适配和生产,我保证绝对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干他娘的,我要用炮弹把那帮狗日的全轰成渣渣。”

    一向文质彬彬的周总工现在竟然爆出了粗口,没办法,这炮弹给他带来的心理冲击太大了。

    因当时国内靶机稀缺,目睹近炸引信的威力后,更不可能用靶机做实验了。

    随后,陈部长以七机部的名义,从空军试验场运来两个巨大的气球,对高射炮进行实验。

    事实证明,近炸引信在防空火炮上的作用更大。

    以前,防空榴弹炮只能在命中战机时,才会发生爆炸,等于是单体攻击。

    加装了近炸引信的榴弹炮,在距离很远的时候,就能爆炸,等于是群体攻击。

    玩过游戏的朋友,都知道升级技能,要优先升级群体攻击技能。

    看着两发高射炮,在炮弹明显偏过空中随风飘逸的气球的时候,依然发生爆炸,溅射出去的碎片干掉了气球。

    陈部长也忍不住鼓起了掌:“好好好,从今天开始,就让咱们给炮弹按上一双眼睛!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啊。”

    国之重器的说法,立刻得到了在场所有领导和研究员们的赞成。

    炮弹精度提升百分之七十,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意味着咱们凭空多生产百分之七十的炮弹。

    这不是国之重器,什么是?!

    领导故障,大家伙一起跟上。

    待掌声稍稍停歇,陈部长关心起一个事情:“爱国同志,近炸引信现在是国之重器,不能轻易示人,保密工作要做好啊。”

    说到保密,这就是咱李爱国的专精技能了:“首长请放心,从最开始的时候,在农夫同志的布置下,我们就狠抓了保密工作。”

    农夫点头:“就连我只是知道相关原理,具体的图纸只有爱国同志才掌握。”

    陈部长满意的点头:“是我疏忽了,你们气象站搞出来的东西,保密肯定没有问题。不过.”

    他停顿片刻,看着李爱国说道:“不过接下来要大规模生产了,到时候需要各方面配合,保密规定如何执行呢?”

    农夫没等李爱国回答,就把话接过去了:“老陈,我是这样想的,咱们还是采取我们保密站的代工生产模式,具体图纸由李爱国同志一个人掌握,代工交给各地工厂。”

    “代工?”陈部长觉得这个词语有点新奇。

    农夫把“代工”模式讲了一遍:“这是爱国同志创造出来的办法,每个代工厂只负责早一部分配件,既能提高代工厂的专业程度,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密。”

    他还有一点没有说出来,近炸引信是气象站设计研制出来的,气象站也该分一杯羹。

    农夫倒是不在乎这点功劳,但是他现在是气象站的站长,不能不为气象站里的那些工作人员考虑。

    陈部长也清楚农夫的心思,他们七机部等于是白白捡了这么大的功劳,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他琢磨了片刻,觉得这办法可行:“那就这么决定了,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工作,由李爱国负责图纸,208所统筹生产,一定要最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最多的近炸引信。”

    208的周总工还有点担心:“目前国内的那些工厂都比较忙碌,怕是抽不出多少产能。”

    陈部长见周总工又犯知识分子的毛病了,敲打道:“产能不足,挤一挤不就有了,老周啊,在工作中,不能死搬教条,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说完,他的声音逐渐增大:“无论如何,大家伙协力同心,一定要为炮弹装上眼睛!”

    “为炮弹装上眼睛!”

    演习场再次爆发出欢呼声。

    夕阳西落,散发出的光辉,在所有人的脸上映衬出了信仰的色彩。

    因为有了天大的喜讯,208所很大气的决定拿出半个月的配额举行一次庆功晚宴。

    酒过三巡,众人情绪高涨,毕竟他们即将改变国内火炮的作战模式。

    周总工则将目光聚焦在李爱国身上。

    他身为老军工,是专业的炮弹与火炮专家,而具有革命性的近炸引信正是李爱国的杰作,他对李爱国印象极佳。

    目前国内的火炮大部分是仿制老毛子的,虽然威力巨大,但是也有一些弊端。

    谈起火炮未来的发展方向,李爱国没忍住,笑着问周总工:“周总工,你们想没想过快速部署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