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50章 集装箱 研究小组 ,低调的易中海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
    李爱国带着两位教授回到京城已经是两天后了。
    此时前门机务段已经接到了铁道研究所的通知。
    邢段长虽然不知道研究所为什么要调两个教授来造起重机,但是还是做好了妥善的安排。
    前门机务段家大业大,多两张嘴巴不算啥。
    董教授和郑教授的办公地点就在李爱国的工作室内,住在职工宿舍楼,物资科送去了饭票。
    “爱国,你还是赶紧去铁道研究所吧,刘主任一直在追问集装箱技术的事。”
    安排好董教授和郑教授的工作后,在邢段长的催促下,李爱国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京城铁道研究所。
    主任办公室内。
    刘国璋翻阅着集装箱技术资料,眉头一点点皱了起来。
    许久之后.
    抬起头看看李爱国“你这次是要搞个大的啊!”
    “老师,集装箱技术的作用”
    刘国璋拍拍资料“我这里通过了!”
    “啊!”
    李爱国本来打算编纂好全套资料,再来说服刘国璋。
    现在只能赶鸭子上架。
    本来以为还要多费口舌,见刘国璋如此痛快的答应,他一时间有些懵了。
    刘国璋坐直身体,笑了笑“爱国,咱们铁道部门的基本工作只有一个,那就是运输!
    咱们其实是搬运工,只是搬运工依靠的是双手,咱们依靠的是火车。”
    李爱国赞同的点点头。
    刘国璋接着说道“现在有一种更方便搬运的工具出现,咱们这些搬运工为什么不用”
    不得不说,刘国璋不愧是老同志了,看问题就是通透。
    不过李爱国还是把交通部门拒绝研制集装箱技术的事情讲了出来。
    “老师,咱们要是花费了大功夫,把集装箱技术搞出来,部里面会不会.”
    李爱国话说一半,没有再接着说下去,眼睛紧盯刘国璋。
    刘国璋哈哈大笑“你放心吧,只要你这个技术好用,我有信心说服部里面大规模推广。”
    要想说服部里面,还得拿出真凭实据。
    所以刘国璋决定在小范围内使用集装箱技术。
    “你们按照计划把技术标准搞出来。”
    “随后,由我们铁道研究所牵头,你们前门机务段整备车间生产出第一批生产四十台集装箱,我联系各个路局,进行运输实验!”
    刘国璋是个敢想敢干,却又特别谨慎的人。
    把生产集装箱的工作交给整备车间。
    即使最终正式集装箱没有什么用处,整件事也能控制在小范围内,集装箱可以改装为车皮。
    由铁道研究所以铁路检测的名义联系各个路局进行运输实验,避免有心人提前把这事儿闹大。
    要想干成一件事,仅凭蛮力是不行的,得讲究工作方法。
    随后,铁道研究所下达了一纸公文。
    一支由李爱国担任组长,周齐工,董教授,周教授和整备车间章主任担任组员的集装箱技术研究小组成立了。
    有了周齐工,董教授和周教授主要负责根据李爱国提出的标准,制定出符合国内车站、港口、码头实际情况的标准。
    李爱国则带着章主任开始展开集装箱的制造和车皮的改造工作。
    目前,李爱国确定制造的普货集装箱有两种。
    一种是二十尺的小型集装箱,一种是四十尺的大型集装箱。
    这也是后世最主要使用的两种集装箱。
    同时车皮也要根据集装箱的尺寸进行改造,以更方便吊装。
    因为是实验品,所以集装箱的制造和车皮的改造必须要做到完美。
    “如此大尺寸的集装箱制造工作,仅仅是靠咱们整备车间是难以完成了。
    且不说咱们没有那么多高级师傅,就连切割大型钢板的带锯机、剪板机和弯机,咱们也没有。”
    章主任为能够加入项目组感到兴奋,但是很快便意识到了面临的困境。
    他提出了建议“咱们可以跟保定机车厂合作,借助他们的设备和工人来完成这些活儿。”
    李爱国沉思片刻,否决了这个建议。
    “保定机车厂目前正在大规模生产爱国型蒸汽机的车箱,准备跟大同机车厂生产的火车头一块出口到伊拉克,恐怕抽不出人手。”
    当然,李爱国还有个顾虑,没有讲出来。
    一旦这批集装箱交给保定机车厂生产,可能会惊动其他路局和机车厂,在铁道部内部引起注意。
    “老章,除了机车厂外,咱们京城还有哪些工厂,能够生产这些东西”
    “红星轧钢厂!”章主任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