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2章 津城港之行,李爱国的担忧,随车吊升级为轨道起重机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

    原来是津城分局为了保证运输顺顺当当的,修完铁路线又搞紧急抢修,有几段铁轨都拆了,火车肯定过不去啊。

    公交车一路疾驰,朝着塘沽作业区驶去,经过海河南岸,穿过了大梁庄,旧大沽修船厂,卡子门、北防波提.最终抵达了塘沽作业区。

    这里有个更精确的称呼——塘沽9号码头。

    刚踏入码头区域,一股浓烈的海腥味混杂着机油味便扑鼻而来。

    海风呼呼地刮着,带着丝丝咸湿,吹得人脸上生疼。

    码头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却又秩序井然。

    码头边,停靠着几艘中小型货船,船员们在甲板上忙碌地穿梭着,有的在检查绳索,有的在搬运一些小型工具。

    岸边的地面湿漉漉的,布满了各种深浅不一的水坑,那是海水与货物残留液体长期积聚而成。

    “塘沽9号码头是去年开始改造的,目前已经完成了海河节制闸工程,完成了一个万吨级泊位,预计到了61年,能全部完工,到时候塘沽作业区将拥有五个万吨级泊位。

    这里有五万平米的库场,现在作业区的同志已经开始为即将运来的粮食腾空库场了。”

    张局长把塘沽作业区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这年月的塘沽港口主要负责转运煤炭,码头上装备了自动装煤机。

    仓库里还有一种类似后世叉车一样的万能平台专门负责装货,算是国内最先进的码头之一了。

    “原本这次卸船应该由起重机来完成,码头上已经规划好的4台台式起重机,并没有安装完毕,一旦粮食靠岸,仍然需要人力装卸。现在津城的同志已经开始组织人员了。”

    张局长指了指远处那好几百个排得整整齐齐的工人、社员们。

    这时候工作组的同志正讲注意事项呢。

    这些临时凑来的工人、社员们因为能参加这么光荣的任务,都美得不行。

    李爱国眯着眼看了看,铁轨是能通到码头,可离轮船停的地儿有几十米远。

    要是大晴天还好说,要是下大雨,光靠人把轮船上的货卸下来,可不容易。

    特别是轮船在海上漂着,一刮大风,船都不好固定……

    想到这里,李爱国提醒了张局长。

    张局长正要说什么,旁边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领导走了过来。

    “什么?!我们这些人还卸不了粮食?你这小同志可别小瞧人!”

    这领导是个中年人,四方脸,头发短得跟刚割完的草似的,说话瓮声瓮气的。

    中年人这会子带着气儿,看着怪吓人的。

    “张代表,您误会了,我们司机同志就是怕有意外情况给卸粮添麻烦,不是怀疑你们的本事。”

    张局长看似无意的往前一步,把李爱国和司机组的人挡在身后,跟那中年领导隔开了。

    “张局,你啊,还是太看不起人了,我们津城人就是那么不讲理的人?!”

    张代表看出了张局长护短的意思,苦笑着摇摇头,对着李爱国伸出了手:“司机同志,我是卸粮组的组长,你可以称呼我为老张,欢迎来到津城港。”

    “张组长,您好。”李爱国跟张代表握了握手。

    “你刚说下雨的事儿,我现在就给你个话儿。”张代表转身,冲那些正在“操练”的工人、社员们一招手:“陈大炮,你过来!”

    正在指挥“操练”的陈大炮噔噔噔跑过来,给张代表敬了个礼:“代表同志!突击队队长陈大炮向您报到。”

    张代表指了指李爱国:“这位司机同志怀疑咱们能不能及时完成卸粮任务,你现在告诉他,到底能不能完成?”

    陈大炮挺起胸膛,用炸雷般的声音回答道:“我们突击队一共有一千三百二十队员,每个队员都是单位、工厂、公社里的积极分子!我们对着旗帜发过誓言,哪怕天上下刀子,也绝对能完成任务。”

    这话说得硬气,态度倍儿坚决,张代表满意地点点头,看着李爱国:“司机同志,咋样?”

    李爱国笑了笑:“陈队长已经用态度表明了一切,我相信你们能完成任务。”

    “行了,陈大炮,回你那接着操练去!”张代表点点头,让陈大炮走了,自己也背着手往码头去了。

    张局长看了看张代表的背影,压低声音说道:“李司机,张代表是市里面的负责同志,脾气有点大.”

    “局长,我能够理解,咱们还是去检查铁轨吧。”李爱国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他不是不信张代表和卸粮组同志们的决心。

    李爱国在前门机务段工作几年了,深知为了完成任务,同志们绝对可以冒着生命危险,拼尽一切力量。

    在这年月,人定胜天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但是。

    真碰到难处,光有决心也不够啊。

    咱不怕困难,也不怕付出,却不能蛮干。

    后来检查铁轨的时候,李爱国重点检查了港口这边的铁轨。

    他发现作业区的列车轨道是复线,还为了转运货物方便,弄了三开道岔和护轨。

    “这些轨道完全可以并排停放两辆列车.”李爱国点上根烟,沿着铁轨走到了码头,铁轨是横向设置,跟码头的距离只有数米,要是能使用随车吊的话.

    李爱国估摸了下码头和铁轨的距离,心里有了个大概的想法。

    “师傅,您瞅啥呢?”黄婧带着副司机和司炉工查完附近的铁轨,看李爱国在码头边上发呆,好奇地凑过来。

    “没什么.”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