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26章 黄婧跑小交路,最后一课,暗影再现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
    只是他们同样没有办法,只能默默的为黄婧担心。
    司炉工和副司机是火车司机的重要助手,陈处长看似随意的在前门机务段里挑了两个。
    曹文直的脸色更黑了,这两人都是有名的懒货。
    副司机外号没长眼,司炉工外号二两煤。
    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听这两人的外号就知道他们的业务水平了。
    运送原木的2137次列车就停靠在前门机务段的战场上,黄婧带着副司机和司炉工一块检查了火车。
    看到黄婧的检查工作做得很到位,陈处长也没说什么,点点头道:“上车吧,别耽误了时间。”
    李爱国随着黄婧几人上了车,并没有坐在马扎上,而是背着手来到了煤水车里面。
    他指了指那些煤炭说道:“陈处长,麻烦把这些峰峰煤换掉。”
    陈处长皱眉头:“李大车,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再说了,峰峰煤也是煤,为何不能用?”
    “按照部里面的规定,运载超过三千吨的火车,需要使用块煤,你不会连这种基础制度也不知道吧?”
    李爱国斜睨陈处长。
    陈处长是搞政工出身的干部,确实不了解技术细节。
    “现在时间已经来不及了,要不然这趟活儿就凑合了吧。”陈处长还不死心。
    李爱国板起脸:“陈处长,这是部里面的规定,你难道要违反规定吗?”
    陈处长被回旋镖刺中,没有办法,只能答应更换煤炭。
    此时前门机务段的工人们已经拧成了一根绳子。
    得知要更换煤炭后,阎解成竟然一马当先挑起了煤筐子。
    几十个工人一块动手,只是花了半个小时,就把峰峰煤换成了块煤。
    邢段长看得频频点头,块煤燃烧后散发的热量远超峰峰煤,对于火车上大长坡很有效,李爱国算是未雨绸缪了。
    “现在可以出发了吧?”
    “出发吧。”
    看着李爱国坐在马扎上惬意的抽着烟,陈处长心中一阵苦笑,到底谁才是主考官。
    “考核开始,学员请发车!”
    伴随着陈处长的一道命令,黄婧按照李爱国教授的经验,先是观察了仪表盘,然后才拉响汽笛,启动火车。
    呜呜呜.狂吃,狂吃,狂吃火车头拉着三千多吨原木沿着乌黑的铁道轨道呼啸而去。
    自从行车开始后,陈处长就一直紧盯黄婧的操作,但是任由他再仔细,也没能发现有不正规的操作。
    及时降速、按照规定踩踏踏板,还时不时跟副司机沟通,了解前方的状况,这就是个标准的火车司机啊。
    陈处长又让那些考官们考核黄婧规章制度。
    几本厚厚的规章制度被黄婧背得滚瓜烂熟,连标点符号在哪个位置她都记得一清二楚。
    考官们只能在打分表上给出了满分。
    不过陈处长并没着急,行车不比定点考核,路上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只需要慢慢等待就可以了。
    果然,火车通过采育站后,进入了一段隧道。
    俗话说,行车两大苦,一个是夏天的热,一个是过山洞的“呛”。
    每次过山洞,随着“咚咚咚”三声气阀响,司机室总是被水蒸气和煤烟笼罩,司机、副司机、司炉会被呛得喘不过气来。
    整个人不但变成了“非洲朋友”,衣服也被煤灰汗水弄成了“油包”。
    所以这条线因为有三个连续的隧道被称为被戏称为“劳改线”。
    一般男火车司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女司机了。
    陈处长眼睛紧盯黄婧,只要黄婧在此过程中受到影响,就会记录下来。
    只可惜,他又失望了。
    黄婧跟着李爱国跑过那么多趟火车,早就习惯了火车司机的艰苦生活。
    连续穿过三条隧道,她本来白皙的小脸沾满了煤灰,整个人的精力却依然集中在行车上。
    陈处长也开始怀疑这次针对黄婧,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就在这时候,副司机报告道:“正司机同志,请注意,前方进入长上坡路段。”
    黄婧眼睛紧盯仪表盘。
    列车运行中,锅炉气压应保持在14—15千帕,水位应保持在70%。
    现在长上坡路段才过了一半,锅炉气压就降到了13千帕,水位下降到了50%。
    黄婧命令道:“副司机同志,帮助司炉工铲煤,司炉工同志请你增加铲煤量。”
    二两煤懒散习惯了,拎着煤铲子有一铲子,没一铲子的往炉膛里铲煤,即使听到了黄婧的命令,还是懒洋洋的。
    没长眼见此状况,也拎着煤铲子装模作样,炉膛内的火一直没烧起来,火车的速度越来越慢。
    黄婧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了。
    陈处长心中大喜,要是火车在长坡上溜了道,那黄婧的考核肯定泡汤。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