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雨季过去,旱季到来,灼热的热浪炙烤着大地,长期枯坐除了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虚弱,他一无所获。
大地在强烈的阳光下干燥到了极点,干热的空气从地上升起,使地平线出现了轻微的扭曲。
这个时候,东方的地平线尽头却走来了一个人,那是一个道士,轻盈的脚步仿佛根本没有接触到地面,干燥的路上也没有扬起丝毫的尘埃。
那道士不急不缓的走着,很快便走到了菩提树前。
悉达多看清楚了此人的面貌,道士脚穿一双青鞋,手挽白色拂尘,数缕长须飘拂胸前,头顶挽着三个发髻,一副出尘的姿态。
长须道人走到悉达多面前,笑道:“大道须向变化中求之,怎会有枯坐灰身,闭心合智,便可明白至道之理?”
他手中白色拂尘,一挥击在悉达多肩头,悉达多豁然惊醒,睁开眼来,只见光影朦胧之中,一名相貌异丽道人背光而立,气度非凡,有种莫名的道韵散开,但他就是抓不住,差之分毫。
悉达多连忙起身双手合十问道:“老师来此,不知有何指教?”
道人大笑,并未回答他的话,只是将一个手指立起,上指苍天,在悉达多面前连晃数下。悉达多一见,浑身一震,喃喃道: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悉达多面带微笑,盘腿坐下,道人朗声大笑,转眼便已消失不见。
菩提树下,僧人闭目坐下,不知过去多少时间,忽然睁开眼睛,眼前山仍然是山,水依旧是水,但在此刻悉达多看来,一草一木,一尘一沙,都在诉说着无尽的玄微奥妙。
道之三境,第一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镜,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境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如今悉达多便达到了这第三境界,返璞归真,回到最初。
悉达多一笑,天地山川万物尽皆同时微笑,僧人将头顶鸟巢轻轻取下,小心翼翼地放到菩提树上的枝干间,便要迈步而走,但因为多日不曾行走,身体处于极度虚弱状态,体力消耗几乎殆尽,导致自己身形不稳,差点晃倒在地。
对面走来一个牧羊女,正是苏耶妲,她看见悉达多满脸苍白,摇摇晃晃,便取下羊角挂着的陶罐,递给悉达多,道:“吃吧。”
“多谢。”
悉达多双手合十,接过陶罐,将满满地一罐羊奶一灌而尽,力气稍微恢复,便将陶罐递回,道:“多谢!”
牧羊女抿嘴一笑,接过陶罐,向着远处村庄走去。
悉达多缓缓走入尼连禅河,用河水洗去一身污垢,在波光涟漪的夕阳中,走上岸来,精神奕奕,大步而去。
与此同时,西方灵山的菩提树光芒四射,禅音缭绕,无尽道音响彻灵山,惊天动地。接引与准提见后,顿时面色大喜。
二十九岁出家,经历六年,三十五岁的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在今日菩提树下成就正等正觉,大彻大悟。
从此,他在南北天竺的广阔大地上传经讲道,救助黎民,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
梵天王得知此事后,亲自下身前去请他讲解佛道,并且将佛道传遍世间,让人们去理解佛道,更是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
“轰——”
一声轰隆巨响自西牛贺洲方向传出,随后,道韵升腾而起,禅音响起,越响越亮,唱遍诸天,三界无尽大神通者顿时从闭关中惊醒,向西牛贺洲方向望去。
就连刚刚结束闭关状态的太虚亦被这动静给转移了注意力,他抬头向着西方望去,顿时便看见西牛贺洲的灵山上,金色佛光光芒万丈,普照半个西牛贺洲,道音缭绕,无尽禅音响起,像是无数人在念经般,声音越来越大。
一株巨大无比的菩提树冲霄而起,绿意盎然,枝繁叶茂,金色佛光缭绕其间,擎天而立,镇压虚空,好似整个西牛贺洲的苍穹都要被这枝干支撑起来一般,巨树周围有无尽仙气霞光缭绕,瑞气祥鸣,无比神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嗯?佛教就要成立了吗?”
太虚一眼便知道发生了何事,西方二位圣人要弃道立佛,开创西方佛教,证得无上佛道。
佛教的创立,代表着西方二圣独立于道教之外,自成一道,同时也代表着佛道之争的开端。
所谓佛道之争,争夺的便是佛与道在洪荒之中的正统地位。
若是之前,西方立佛教,太虚说不得还想阻止一二,但如今以他的修为,早已看破了,多一个佛教也没有被他放在心上。
大道之争,佛道二教争的其实并不只是正统地位,因为佛本是道,二圣还是从玄门道教分离出去的呢,有什么好争的,其实更多时候争的是洪荒气运。
天地间一股巨大威压降临,压向那虚空中的菩提巨树,想要将之压垮,但这并未坚持多久,便被二圣破去了,最终,二圣成功经受住天地考验,得愿立教。
“如是我闻。一切佛在舍卫国,袛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
“时长老须菩提……”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一阵佛音传唱开来,以此经为佛教之本,接引声音宏大,传遍整个洪荒三界。
所有苍生、无尽修士、无数大神通者纷纷仔细聆听圣人讲道,接引此番讲佛家精义,其中蕴含着无尽大智慧,有着无数佛门妙法神通,乃是佛家立道之根基所在,玄妙无穷。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