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所长汇报!这燃料问题如果解决了,东风一号的发射日子就能往前排了!”
刘教授离开实验室去打保密电话。
徐蓝若再次看向李爱国时眼神已经变了,带着敬重:“爱国,多亏了你提醒,要是这燃料真能搞成……我请院里面给你记上大功!”
“功不功的无所谓,”李爱国摆摆手,“只要能让咱们自己的大火箭早点上天,比啥都强。”
偏二甲肼燃料和硝酸的组合算是比较早期的燃料技术了。
等工业技术水平提高了,再把液氧和高精炼煤油的王炸组合拿出来,刷一枚大火箭。
只是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千万不能心急。
钱老在凌晨接到五院的电话后,立刻同意五院组织人员对李爱国提出的燃料方案,进行下一步的深入研究。
同时,还叮嘱徐蓝若要积极配合人工降雨计划。
一来是收集火箭升空的数据,二来是缓解京城的旱情。
搞科研不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嘛。
有了这层关系,五院的同志更加配合了,也顾不得休息,便开始在仓库里忙碌了起来。
清晨,李爱国打着哈欠来到了食堂里面。
厨子看到他进来,立马端上了两盘菜,一盘子是昨天的红烧肉,一盘子烧鸡。
李爱国夹起红烧肉咬了一口,感觉到比昨天的还要香。
五院这边的进展很快。
随后,水文局送来了人工降雨所需要的化银和碘化亚铜等材料。
五院的化工专家们将这些材料经过配比制成了降雨所需要的材料。
材料齐备了,如何装配到小火箭里却成了一个大问题。
要是火箭在爆炸时,高温灼烧了降雨材料,那人工降雨就成空谈了。
“我看还是在火箭后方加装开伞装置吧。”徐蓝若身为火箭专家提出了一个办法。
李爱国点头赞同:“开伞装置中可以加装定时装置,既能控制播撒的时间,又能确保降雨材料均匀播撒。”
这个方案其实跟火箭发射卫星的技术原理差不多。
只不过一个是在大气层内开启定时装置,释放携带物。
另一个是冲出大气层外,到了预定轨道,再释放卫星。
五院对于该技术也一直有研究,正好可以趁机进行简单的实验。
“就这么定了,小张,马上把图纸设计出来,通知车间的老师傅们开工。”
听到徐蓝若的话,一个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人站起身:“我马上去。”
李爱国觉得这年轻人有些眼熟,愣了片刻之后,才想起来:“这是张东山吧?当初参加培训工作时,因为违反保密制度,藏了一个笔记本,跟你吵架的那个?”
“你还记得这事儿啊。”徐蓝若看着张东山的背影说道:“这小子脑瓜子特别聪明,还特别爱学习,毕业后就留在了五院内,现在是年轻一代里比较优秀的技术员。”
这事儿是五院内部的事情,李爱国只是随口一提,也没多问。
小火箭这边还需要改造,李爱国等到第二天又联系了天气预报指挥部和总参水文局。
经过天气预报系统的测算,五天后将会有大量积雨云出现在京郊小西山的上空。
黄教授根据数据复核了预报系统的结果,给出了更精确的数据:“如果积雨云按照预测抵达小西山上空,只要有两枚加装了降雨材料的火箭命中云层,将会给京城和周边地区带来至少两百毫升的降雨。”
这个降雨量足以缓解目前的旱情。
一时间,配合人工降雨的各个部门行动了起来。
为了防止火箭坠落造成事故,人工降雨小组特意跟地方取得联系,选定了一片山谷进行人工降雨。
京城某驻军队伍开进小西山附近负责警戒任务,同时将一个村落的社员暂时带出山谷。
“老支书,你们放心,这就是几天的功夫,等下了雨,乡亲们就能回来了。”
“下雨是大好事啊,您放心,我们村的人都不是那种不明白道理的人。”村长在得知上面需要他们暂时离开,没有二话,立刻答应做村民的工作。
破旧的村部院子里,村长把情况讲了一遍,加重语气说道:“我虽不懂这些同志为啥能让天上下雨,但是这是上面帮咱们呢!这要是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谁要是敢拉后腿,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社员们虽摸不清楚情况,还是积极响应。
“是啊,是啊,人家也是为了咱们的安全。”
“你没看到那么多大兵嘛,肯定是要搞大事。”
“走走走,咱们全都走,有亲戚的到亲戚家住两天,别总想着给队伍上的同志添麻烦。”
小山村只花了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全部清空了。
从水文局领导那里得知这个消息,李爱国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村民为了咱们的人工降雨,宁愿离开家园,咱们要是不能成功,就真对不起他们。”水文局领导也有些感动。
“你放心吧,只要小火箭准备好,我们这边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李爱国倒不是吹牛。
人工降雨在后世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技术,特别是现在还得到了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考虑到需要在山谷里待一阵子,村民撤离之后,驻军三连在靠近山村的的位置搭建了帐篷,供给气象专家和战士们休息之用。
李爱国撩开帐篷的时候,三连长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