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6章 小年,繁忙的工作,吃糖瓜,新任务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妈:“.”
    萝卜:“.”
    易中海站在门外,一阵寒风吹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这次没能抓住李爱国的把柄,反而跟刘海中生出了间隙,算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哎吆吆,心窝子疼了。
    易中海踉踉跄跄的跑回了家。
    他需要马上吃药。
    1957年2月4日,农历腊月二十三。
    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
    过了小年就等于是正式过年了。
    自古以来,纵观历史,老百姓真正能吃饱肚子的天数并不多。
    所以群众怀揣美好期待,希望能够吃饱饭,在这一天要祭灶王爷,祈祷保佑。
    只不过现在移风易俗,不讲究老规矩了,机务段发了两张电影票,让职工带着家属去看电影庆祝小年。
    前不久哈市铁道局支援了京城局三十多个火车司机。
    李爱国所在的131司机组才能在小年这天休息一天。
    到教育室领取了电影票,李爱国骑上自行车便回了四合院。
    刚进院子,就被“啪”的一声鞭炮吓了一跳。
    天还没黑,张钢柱家的孩子,跟刘光福还有几个孩子已经开始放“小钢炮儿”“二踢脚”了。
    一帮小子放了炮,哈哈哈笑着跑开了。
    刘光天一边擦鼻子一边拿着“老头”和“耗子屎”跟在他们后面。
    “小钢炮儿”和“二踢脚”是爆竹。
    “老头”和“耗子屎”是这年月的一种烟。
    嗯,它还有一种称呼,叫“刺”。
    “老头”个头大一些,外形是做成老头儿样的彩色泥人,头顶上有一个用来点燃的窟窿眼儿,跟后世的烟火很像。
    点燃的时候,一般要先把“老头”放在院子中间的地上,然后用香对准它头顶上的引线。
    不一会儿,“老头”肚子里的烟就直直地向上喷射出来了。
    只不过孩子嘛,哪里会老老实实的按照说明书放烟火要是有那玩意的话。
    “你们瞧好了,我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迫击炮!”
    刘光福拿起“老头”横在手里面,点燃了引线,冲着张铁蛋瞄准:“铁蛋,你投降不投降?”
    呲呲呲.“老头”的头部冒出烟雾,张铁蛋吓得快哭了。
    就在这时候,一只劳保皮鞋从旁边踹过来,鞋尖踹到了刘光福的手腕上。
    “老头”脱手而出,摔在了地上,掉在了墙角。
    嗖嗖嗖.明亮的火从管子中涌出来,就像是一粒粒子弹,射在了墙壁上。
    这年月的烟火也很实在,威力很大,竟然在砖头上留下了几个坑洞。
    可想而知,这玩意要是射到人身上,即使射不出一个窟窿,也难免会被灼伤。
    包括刘光福在内的那群孩子都惊呆了。
    李爱国板起脸子说道:“放烟火是件喜庆的事儿,别乱搞。”
    几个孩子见李爱国没有发火,都松了口气。
    “爱国哥,我不敢了。”刘光福连忙擦擦鼻涕说道。
    他知道要是这件事被刘海中知道的话,肯定得挨顿打。
    为了买小钢炮和刺,刘光福可是挨了好几皮带,要是再挨打的话,就吃亏了。
    小孩子哪有不调皮的?只不过要注意安全。
    在后世,有一张名叫“狼嚎”烟,带尖,威力特别大,就因为燃放不规范,造成了严重后果。
    希望那孩子早日恢复.
    李爱国叮嘱了孩子们注意安全后,转身回了家。
    此时陈雪茹已经回来了。
    正在厨房跟刘大娘还有何雨水,刘岚,梁拉娣忙着做“瓜”。
    老话说得好,“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按过去迷信的说法,腊月二十三这天,灶王爷要到天庭去述职,同时汇报他所在一家人一年中的善恶功过。
    因而这一天,人们要为灶君送行。
    而送行的仪式,就是用瓜祭祀灶君,用瓜封住灶君的嘴巴,让他没办法打小报告。
    咳咳,老百姓智慧无穷啊。
    所谓的瓜。
    其实就是用玉米、红薯、大麦为原料制作的果,深受大人和孩子们喜欢。
    供销社里也有卖,要一块多一斤。
    刘大娘是个手巧的精细人,擅长制作瓜,所以每年大院的住户都要请刘大娘做一些。
    刘岚和梁拉娣估计也是抱着这种想法,才聚到李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