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回到前门机务段,李爱国见陈柏雅还没回来,便喊上野生汽车专家,按照两千吨油压机的构造,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压制头盔的油压机。
规格是200吨,采取原油压机的三梁四柱结构,下面配置了一个磨具,可一模出一个。
李爱国搞出一台样品来,准备留下来自己生产摩托车头盔。
图纸和技术资料送到正在筹建中的二五一厂,由二五一厂制造头盔油压机。
做完这些,李爱国便忙活起军用摩托车的工作了。
一旦前门机务段拿到了生产摩托车的批文,军用摩托车将第一时间生产出来,运送到前线。
傍晚时分,陈柏雅从轧钢厂回来汇报了情况,目前轧钢厂的配件生产已经步入正轨。
“副组长刘海中表现得特别优秀,最近几天一直在车间内盯着,帮着解决了不少麻烦。”
“嗯。”
这个结果没有出乎李爱国的预料,只是嘱托陈柏雅还是要盯紧点。
随后李爱国便继续忙活起来。
现在李爱国在前门机务段里,没有人来打扰,要什么材料也是直接给。
李爱国正在实验新材料。
没办法,军用摩托车的前叉要求太高了,当然用以前的材料也可以,用不了几天时间,就会散架。
“爱国,到厂里面开会了。”李爱国正在工作室忙碌,接到了宋远征教授的电话。
“教授.”李爱国话说一半,想到宋远征现在的新身份,改口道:“厂长,开什么会?”
“咱们二五一厂筹画得差不多了,现在正在装配头盔油压机。”
宋远征解释一下,李爱国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二五一厂跟这年月其他工厂一样,采用了边建造,边生产的策略。
接到了铁道兵大批量订单后,建材部从京城附近的工厂内抽调了数百工人支援二五一厂。
二五一厂很快组建了一整套班子。
由宋远征教授担任厂长负责研究工作,从隔壁的陶瓷厂调来了一个技术科长和十几个技术员负责头盔油压机的制造工作。
今天正是头盔油压机组装和验收的日子。
李爱国带着野生汽车专家来到二五一厂。
二五一厂的宋厂长和几个厂领导,以及建材部的领导已经到了。
车间内,一个身穿崭新中山装,头发上抹了头油的中年人,正指挥几个技术工人安装头盔油压机。
看到李爱国进来,宋远征指着中年人给双方做了介绍:“这位是咱们二五一厂的技术顾问,李爱国同志。”
“这位是咱们二五一厂技术科龚科长,龚科长在陶瓷厂当过多年的技术科长,是技术上的大拿。”
面对李爱国伸过来的手,龚科长只是淡淡的握了握,便转身继续忙活起来了。
李爱国有些纳闷了,有些疑惑的看向宋远征。
“咳咳,爱国同志,龚科长就是这性子。”宋远征的神情有些尴尬了。
他其实非常清楚其中的缘故。
这次二五一厂大部分职工和领导都来自陶瓷厂,技术科原本应该由龚科长负责。
现在上面竟然钦点了李爱国担任技术顾问,等于是压了龚科长一头,人家能高兴才怪。
只是这种事儿有破坏二五一厂内部团结的嫌疑,宋远征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李爱国也不是第一次跟这种人打交道了,哪能看不出来,只是也没在意。
毕竟他这个技术顾问只能算是“兼职”,目的只是生产出安全头盔。
李爱国把注意力放在了正在组装的机器上。
这个可比李爱国设计的漂亮多了。
机器台面做了打磨处理,看上去泛着金属光泽,下面几根柱子都刷了墨绿色油漆。
头盔油压机即将组装完毕,龚科长指了指说道:“各位领导,我经过认真研究,认为李技术的设计有点问题,产量太低了。
为了响应上级提出的大生产口号,我亲自带着技术员们不分日夜,对头盔油压机做了改进,现在能够一模出两个!”
李爱国听到这里,无奈的摇摇头。
有些人就是喜欢更改别人的设计,显得自己很有技术实力,很聪明,显得自己劳苦功高。
举个例子,大卡车都有额定的载重量。
结果运输公司的一看多加十几吨一样能拉的走,就超载吧。
人家也会算账,每辆车超载十几吨,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比那些不超载的卡车有价格优势。
至于那些不超载的卡车。
不行,不超载,就没有竞争力。
只是超载将带来什么后果,都知道的。
头盔油压机的额定压力只有两百吨。
一般都是一个磨具,能够保证压力足够,这玩意李爱国计算过。
“爱国同志,你觉得怎么样?”玻璃陶瓷部的领导看看头盔油压机,觉得特别漂亮,再看看李爱国问道。
李爱国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人家现在用的名义为了搞大生产而改进设备,要是直接否决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气量不足。
只是这玩意要是直接运用于大规模生产,出了问题,也是麻烦事儿。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