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 住一宿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梁院试已经接近乡试,由皇帝钦派的翰林院学士担任学政主持,又分主考官和同考官相互监督。
    
    考生交上试卷盖章后由弥封官将试卷中有姓名的一页折起进行编号,再经过眷录、校对才到考试官手上评阅。
    
    两位同考官就先进行批阅,然后再交由评阅的主考官决定,目的在于判断同考官的评阅是否合理公正。
    
    待主考官和同考官对试卷做出相应的批语,最终评阅结束之后,还会进行备份,以待日后查询。
    
    可以说朝廷取士很严谨,从
    
    而且这一场考试通过率极低,比童生试难了十倍不止,不少读书人考了几十年就是卡在这一关还是童生身份。
    
    顾文轩已经连续获得案首,周半夏不担心他过不了院试,一般情况下府案首就是板上钉钉的院试前十名。
    
    她担心的是大江。
    
    与周夫人聊了家长里短,从中得知大江依然起早贪黑温习,周半夏倒不惊讶,大江目标盯得很高。
    
    他的目标是廪生。
    
    秀才也分等级。
    
    有句话叫秀才好做,岁考难。
    
    过了院试成了秀才并不是代表功名一直在,这里面还有一个岁考。
    
    学政在任三年,两试诸生,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
    
    一等是廪生,二等是增生,三等是附生,四等要训诫,五等廪生降为增生,六等暂时开除出秀才队伍。
    
    目前还无须担心岁考,但关键还是廪生名额,若不是开榜直接中生员名次一等前者被定为廪生,等岁考想成廪生则会更难。
    
    概因这里面还有一条规定,岁试三年一考,生员必须参加,因事无法参加岁考的可以补考,如果三次不参加就革去生员资格。
    
    问题就出在因事这一点上。
    
    守孝无须参加岁试,名次保留,谁家没有个老人;游学在外赶不回来,也姑且保留名次。
    
    于是前面的名次保留,后面三年两次院试的新廪生到了,往往一个秀才在岁考的时候考到一等,想成廪生也有的等了。
    
    当然,一般情况下,秀才不会傻等,与其等一个廪生的名额,还不如去闯乡试,中了就是举人岂不是更好。
    
    总而言之,她大弟定位很准确,难就难在院试不是府试,想大江再考个前十名,她都不敢奢想。
    
    好在前二十都是廪生,可前二十又何其难,一个行省的童生不要太多,又不能像顾文轩一样中案首占便宜。
    
    再听说担任这一届院试主考官的是谁,周半夏真要愁死了。
    
    这一任的学政大人终于确定下来了,既不是高(高府)派,也不是王(钱夫人娘家)流,占不到优势了。
    
    原本她还心想着只要是这两派的人马担任本行省此次学政当主考官,有对方历来文章借鉴,文风不成问题了。
    
    如今嘛,麻烦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身策论就不像九章算式,答案对就对,错就错,它就各入各眼,文章好坏每人评断标准不一样。
    
    再加上能通过府试参加院试的童生一般来说文章都不错,文风再不合主考官个人偏好,想进前二十搞笑不是。
    
    周夫人的长媳回京了,她又不像周焕在周家村都不缺时常有一二好友来访,当然,找她的妇人不会少。
    
    可在周家村别说找个能说贴心话的,就是有着共同话题,多少一点就通的也是少之又少。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