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4章:魏国之危【补更24/40】  大魏宫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仿佛是猜到了崔咏的心思,成陵王赵燊颇有些尴尬地说道:“我也没想到,楚国联军中居然还有那等精锐……崔大人,不是本王驳你的面子,只是眼下城门已被楚军攻破,我军又并非商水军、鄢陵军、魏武军,哪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可能?与其在这里白白消耗兵力,还不如后撤,撤到定陶,重整旗鼓……”
    崔咏不是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他在昌邑居住了许多年,对这座城池已经城内的百姓早已有了感情,实在是不忍抛弃。
    见此,成陵王赵燊劝道:“崔大人,以大局为重啊。”
    最终,崔咏还是被成陵王赵燊给说服了,黯然地决定放弃昌邑。
    一时间,魏军从昌邑城的西城门撤退,包括县令简覜等本地官员、望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见机不对跟随迁移的百姓。
    羯角骑兵很快就得知了魏军弃守昌邑的消息,亦放弃了与楚国军队纠缠,在督护博西勒的指挥下,保护着这些人徐徐从昌邑撤离,撤向定陶。
    这场昌邑之战,堪称这场战争爆发至今,发生于宋郡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在这场攻城战中,楚军出动兵力超过四十万,战亡人数超过三万人,伤者数万,其中约三成乃是正军。
    而魏国一方,损失兵力则在两万左右,其中,羯角骑兵损失六千余,两名万夫长战死。
    值得一提的是,楚国军队高达十万的伤亡,有一半是羯角骑兵造成。
    七月十二日,楚国将领季武、桓虎,分别率领曲阜军、薛城军抵达昌邑。
    十三日,楚国将领项娈率军南下,协助寿陵君景云攻打睢阳。
    睢阳魏军兵少将寡,难以抵挡,不得已选择撤退,向西退入商水郡,与商水军合兵。
    十四日至十八日,楚寿陵君景舍与楚将项娈合兵,攻打攻陷、,逼近雍丘,逼近大梁。
    而与此同时,楚国将领项末、齐国将领田耽,分别率领军队赶上楚水君的主力,终于在宋郡定陶汇合,组建了四国联军。
    七月二十日,定陶县在苦苦防守了三日后,终于被攻破,成陵王赵燊等人被迫撤向梁郡。
    截止七月末,楚寿陵君景云占据、,切断了商水郡与梁郡的联系,写信知会平舆君熊琥,准备对商水郡展开前后夹击。
    而楚将项娈,则率领军队回归楚水军的主力。
    八月初,楚水君麾下四国联军,在几乎攻陷了半个颍水郡的情况下,进逼大梁。
    大梁这座魏国旧日的都城,已岌岌可危。
    八月初二,宋郡战场上魏军接连战败的噩耗,仿佛十二月的飞雪,纷纷送抵雒阳。
    雒阳朝廷对此亦极为震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四国联军的攻势居然如此凶猛。
    就在朝廷诸臣在朝会中,为还是两者争论不休时,魏王赵润坐在王位上,面沉似水地看着手中那几份战报。
    他魏国,仿佛一下子就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