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8章 朝会  影视:人生新体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是战是和,战又如何,和又如何,若是战皇帝又如何,若是和天下又如何。”
    这种时候于谦还是站了出来:“郕王,不可和,不能和,也绝无和的可能,只能战而且只能是死战。”
    周喻深深看了眼于谦:“那陛下怎么办。”
    “瓦剌绝不敢伤害陛下。”于谦沉声道:“他们清楚若是真的伤害了陛下那我们就绝无和平的可能,大明和瓦剌死战他们耗不过我们,也绝对承受不起那样的损失,也先是个聪明人所以他绝对不会伤害陛下,可若是开了城门那大明就真的完了!”
    “你倒是个有远见的。”周喻笑了笑,看向下面众臣:“是战是和你们好好想想,我已和内阁商议做出了布置安排,接下来各司其职也要做足准备,不管最后是战是和我们都要准备好,至于也先派人送来的信我们就且等等,若是也先真有诚意将陛下送回来亦是好事,若是大军压境想要借助陛下进宫我大明那就算再怎么不愿意我们也只能一战。”
    “我想就算是陛下也能理解我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陛下既有勇气领兵亲征,自然也是做好了面对任何结局的准备,不过话说回来,吏部尚书,我不是让你派人去打探陛下的情况?虽有传信而来可毕竟战场混乱,陛下当真安然无恙?既如此我们倒是要好好想想办法迎回陛下,但是祖宗的话也是要考虑进去的。”
    “是,郕王殿下,只是陛下的安危,这个……”吏部尚书迟疑了一下,轻轻摇头:“还未有确切的消息传回来,或许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最糟糕的准备。”
    “王大人!”于谦忽然暴怒,指着吏部尚书道:“王大人,你是在说陛下已然战死了吗。”
    王大人摇头:“我可没这么说,兵荒马乱的谁知道也先掳走的是不是陛下,更不清楚陛下是不是真的被掳走了,没有亲眼所见之事抱有怀疑提前准备也是应该的。”
    周喻直接打断两人的对话:“今天的朝会就到这里,诸位大臣回去后各司其职也好好想想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法子。”
    说完,周喻起身离开了大殿。
    于谦的表现符合他的心里预期,不看形式,眼力见不太好。
    不过其他方面倒是还值得肯定,孤臣嘛,确实很有孤臣的样子。
    周喻倒是要看看接下来这个于谦会做些什么。
    离开奉天殿,周喻看了眼身边跟着的太监:“看看有谁会在朝会后去拜访太后。”
    太监连忙躬身应是,低声道:“王爷,需要小的亲直接处理吗。”
    周喻语气温和:“不要做多余的事,单独领到暗处悄悄告诉实情就好,该要的好处自然也不能少,明白吗。”
    “小的知道了,小的谢谢王爷。”
    两天时间一晃而过,只是两天也先就倾巢出动带领大军直逼居庸关,这架势倒不像是来送人的,众多大臣又再次前来奉天殿议事。
    两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就这两天时间就足够改变太多太多的事。
    第一,京城中开始流传出了好多的谣言,包括但不限于太后私会男人,皇帝并非先皇亲子,皇帝乃手机一个痴呆,太后想要相仿武则天……咳咳,当然不止这些。
    之所以说是谣言,那是因为没有肯定,谁肯定?当然是朝廷,可朝廷也没阻止这些谣言继续的发酵。
    第二,锦衣卫抓了去很多很多的人,包括但不限于官员,军士,平民等等。
    第三,郕王三请立皇帝长子为太子,却被太皇太后拒绝。
    第四,郕王散尽家产以资扩军只图保卫京师。
    真的是散尽了全部家产,只留下了宅子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给了城中富商。
    奉天殿中,周喻再次坐在了那张不太一样的椅子上,看着下面安静的群臣开口:“说吧,是战是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考虑的地方,内阁作为表率作出了做出了死战的决定。
    可接下来就出了两件事,于谦接着在周喻面前干了两架。
    第一次是和一个姓陈的大臣,陈姓大臣提出要抄王振全族,于谦激烈反对然后就打起来了。
    这个全族自然包括现在投靠周喻的王山,以及王振的党羽马顺,于谦以现在多事之秋不宜多生事端反驳,说着说着就干了起来。
    周喻脑子里全是问号,忽然有种于谦莫非是自己人的感觉,也有了种于谦这人其实还不错的想法。
    而后又有一臣借观星之名义上奏迁都,于谦又和这家伙打了起来。
    前面那次是被其他大臣拦下,后面这次则被周喻拦下,然后挥挥手让锦衣卫直接砍了那个提出迁都的大臣。
    等到全部收拾干净后,周喻才带着微微笑意开了口:“该说的都说了,本王也很愿意听从诸位大臣的意见,既然要战那便战,于谦,也先大军还有多久能到居庸关。”
    “最多两天时间。”
    “两天,也差不多够了。”周喻起身,沉声道:“焦驸马。”
    “臣在。”
    “务必看好皇宫以防宵小作乱,本王许你任何情况下决断之权。”
    “臣遵命。”
    “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以你二人为主负责朝堂一切事务,若有无法决断之事再上请禀告。”
    “臣,遵命。”
    “于谦。”
    “臣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