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三章 苦果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尤其是看到船队上高高飘扬的「陶」字大旗时,更是忧惧不已。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
    之前有人说陶侃去弋阳了,但事实上所有人只看到陶侃的大去了弋阳,没人真的亲眼见到陶侃本人。
    现在看来,陶侃压根就没去,很可能一直在夏口搜集资粮、聚集兵马夏口是荆州重镇,最为关键的枢纽之地,同时也是屯驻兵马最多的地方。
    「杀胡狗!」
    「杀南蛮!」
    一群鬼面断发的蛮夷兵操着不太标准的吴语,士气高昂,勇猛无比,与落马的鲜卑骑兵撞在一起。
    发鲜卑人浑身泥泞,抽出马鞍旁的短兵,与蛮兵厮斗起来。
    不过他们终究士气低落,这会已有不少人开始逃跑了。
    几匹绢的赏赐,玩什么命啊!没当场溃散,还与吴人交手几合,已经对得起邵贼了。
    这个地形打不了仗,有本事咱们找一处干燥开阔的地,重打一次。
    有几个机灵的酋帅收拢了二三百人,当先窜出,冲到南门之外,从背后向吴兵发起了进攻。
    他们很清楚,这般徒步逃跑,肯定没命,最终结果是被这些跟鬼一样的吴兵斩杀于芦苇湖荡之中。而今唯一的活路就是退入城中,依城固守。
    于是乎,他们奋起最后的余勇,冲进了大开着的南门,与城内的李氏部曲前后夹击,很快就将顽抗的吴人击散。
    河面上的吴兵发现了动静。
    数千人如同虾兵蟹将一般,自芦苇荡、渡口冲出,往安陆城杀去。
    只不过他们终究慢了一点。
    冲得最快的一拨人离城门只有数十步了,突然之间南门就被关上了,连在城外哭喊的上百鲜卑兵都不顾,可谓狠辣无情。
    南侧城楼上的战斗还在继续,喊杀之声响彻云霄,而南城门外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片刻之后,上百幽州鲜卑弃械跪地,哭喊请降。
    河面上某艘船内,陶侃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
    看起来只差一点点,其实差了太多。
    江夏李氏乃荆州大族。因汉末时李通对曹操无与伦比的忠诚,以及本身能力较强,魏普以来,李氏族人出任刺史、太守者比比皆是。
    到了这一代,李式(已故,李充从兄)一度出任晋王侍中,李充之母卫夫人教导琅琊王氏的王羲之书法,如此种种。
    这样的家族也能反,这是只差一点的问题吗?
    陶侃本就对分仕南北的家族不太满意,但南渡土人就这个样子,他也没办法,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尝到了苦果。
    「定是李充家舅卫道舒劝降的。」他无奈地叹了口气,继而思索起荆州还有哪些家族分仕南北的。
    至于眼前的战局,其实没什么可看的了。
    安陆往南,已经进入云梦泽了。
    陆地、湖泊、沼泽、森林、城池、坞堡犬牙交错,诸多河流贯穿其间,
    他不怕梁兵南下。
    当然,梁人应该也不会傻到从安陆南下。
    江夏的战局,其实已经稳定了。只需留少量部众监视,如果敌军真大举南下,他就不客气了,直接率军回返,获得一场辉煌的大胜,就是不知道梁人给不给他这个机会了。
    而今主力还是得南下、西进,前往杨口当天傍晚,陶侃下令将斩杀的近千幽州鲜卑首级悬于船舷外侧。
    好马收走,伤马、死马就地宰杀。
    各色器械亦收走,连带看总计不到三百名鲜卑俘虏,一并押上船只。
    李充就定定地站在城头,看看陶侃部军士打扫战场,并未出战,
    夕阳西下之时,见得陶侃部陆陆续续撤走,他对着南方,拱了拱手,似乎在送行一般。
    大势如此,怪不得任何人,每个人都要为自已和家族考虑。
    十月十六日,再一次「瘦身」的徐朗所部疲惫不堪地抵达了安陆。
    甫一见面,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莫非我穿过了云梦泽而至?」
    李充笑了一笑,道「汉时是云梦泽一部,现在不是了,淤积成陆之处渐多,很多湖泽消失了,不然一一等不及将军到来,此城已破。」
    徐朗也笑了,吩咐亲兵取来公服、印鉴,道「君已是江夏太守,宜尽速收取诸县。」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