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17章 北上游山玩水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造猫爬架,看着小猫爬来爬去,也蛮有趣的。

    “万岁,是喝茶水,还是巧克力奶?”小柳躬身问道。

    “茶水吧!”黄立随口说了一句,便坐进御椅,拿起奏疏节略先看了一遍。

    节略就是大概介绍,有些比较简单的,黄立批个准就行了。复杂难办的,黄立还要长篇交代,仔细吩咐。

    年前没有太多的政务,代金券也发了,官府也执行得顺利,发钱又不是收税,老百姓也高兴。

    多了少了都是白赚,半两银子能买几瓶酒或是几斤肉,南方的物价还要更便宜一些,买的更多。

    全国光复的第一个春节,与只光复江南还不一样。老百姓这回是彻底放心,能够享受太平安定的好日子了。

    “天下太平,可这进取之心还不能丢啊!”黄立勉励着自己,抽出全凤翔的奏疏看了起来。

    东北是他相当重视的地方,尽管李岳和全凤翔都认为凭着现在的物资储备,至少到明年夏秋季,才有可能展开军事行动。

    而李岳所谋划的千里突袭,虽然没正式呈奏,可黄立也想到了这种可能,只是条件既不具备,他也没提出来。

    毕竟,这对于军队来说,也有一定的冒险成分。

    明初,朱元璋倒是想一鼓作气,彻底消灭北元。

    但在第二次北伐时,岭北一役失败,不能不改疾风暴雨般的横扫,为步步为营的策略。

    千里奔袭宁古塔,抵达目的地应该是没问题的。但能不能消灭鞑虏残余,却是难以确定。

    在明知道不敌的情况下,鞑虏还会傻傻地等着灭亡?或是避战,或是继续诱敌深入,都是大有可能发生的。

    劳师糜饷,无功而返,黄立也能接受。但要是遭遇到意外的失败,就不是他所希望的了。

    “如果不冒险,步步为营地推过去,怕是要两三年的时间。”黄立思虑不定,皱起了眉头。

    鞑虏残余不足为虑,沙俄侵略者也不是明军对手。但要两者合一,就会有些威胁了。

    只是靠军队的话,即便能够占领东北,也不牢靠。需要处处驻防,还要士兵屯垦耕种。

    人口跟得上,处处有村落,通道路,有大城重镇,那才叫经营,才能长治久安。

    何况,东北也不是终点,外兴安岭,西伯利亚,甚至是沙俄的本土。能抢到的,黄立都不准备放过。

    别看后世有美苏争霸、美俄交锋,可现在老美根本还没有,沙俄也根本算不上什么强国。

    要是论国家的人口数量,以及军队的装备水平,大明确实有东征西讨,扩张数倍领土的实力。

    可惜的是,地方太大的话,兵力也分散。经营不好的话,倒真的成了穷兵黜武。

    而且,民众的思想还没有转变,小富即安,安土重迁,还缺乏开拓进取和冒险的精神。

    历史上,沙俄为什么侵略黑龙江流域,即便被打退后也贼心不死,最后终于是趁满清衰弱无能时,达到了目的?

    黄立以前并不清楚,或者说是没有仔细研究过。直到光复大业成功,他才有心情和精力来反复琢磨思考。

    西伯利亚汗国。这个汗国位于鄂毕河流域,面积十分可观,但是人口最多有二十万。

    除了蒙古人之外,汗国的其他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这样状态无疑是有利于沙俄的征服。

    万历二十六年,在沙俄的屡次进攻下,西伯利亚汗国灭亡。

    灭西伯利亚汗国后,俄国殖民势力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延伸。

    北方,沿着鄂毕河顺流直下,一直到达入海口,建立了城堡,于是再向东推进。

    南方,沿着鄂毕河逆流而上,到达阿尔泰地区,建立了托木斯克等城市。

    鄂毕河流域被占据之后,俄国殖民势力又开始进入了西伯利亚中部的叶尼塞河流域。直到天启五年之后,才彻底控制了这个地区。

    在南部,俄国侵入了贝加尔湖一带,这里的布里亚特蒙古人激烈抵抗,但毕竟势单力薄,最终这一带还是被俄国占据。

    占领了叶尼塞河之后,俄国就继续向东推进,进入了勒拿河流域。

    俄国在占据了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后,就开始侵略黑龙江流域,相继建立了雅克萨城和尼布楚城。

    依靠着这两个据点,沙俄侵略者四处袭击黑龙江流域的居民,主要是达斡尔族。

    在当时的黑龙江流域,十分地荒凉。远道而来的侵略者也面临粮食不足的困难,便丧心病狂地吃起了人肉。

    黄立放下了奏疏,想得有点多,并不全是奏疏上的内容。

    屡次三番的侵略,宁古塔的清军虽然进行了驱逐和抵抗,但却未能给予侵略者沉重的打击,对沙俄进行有力的震慑。

    而沙俄侵略者难以在黑龙江流域立足,也是因为当地居民的仇恨不配合。如果鞑虏残余与其勾结……

    尽管明军稳扎稳扎、步步为营的战略,并不会因为增加了几百沙俄侵略者而遭遇到困难,但黄立也并不希望这种局面的出现。

    “招降或许是个办法,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使明军抵达黑龙江流域,对沙俄侵略者进行最为沉重的打击。”

    “还有十几万,或者二十几万的满人,成为开发经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人口和劳力。”

    黄立沉吟着,权衡着利弊,也想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不是没有臣子提出这样的建议,但黄立没有听从。明军的强大,鞑虏的败亡,使他坚持采用武力解决的办法。

    而大臣们的建议,则还局限于传统的华夷之辨,或者说是并不符合黄立的思维和定义。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

    中国历史上“华夷之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