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9章 还有几十年的小冰河期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柳谢恩已毕,脸上泛起了淡淡红晕。

    难道只是自己当差用心,侍候得好,万岁才想着赏赐?若是金银也就罢了,用得着这般精心着意?

    黄立确实不怀好意,但也不象封建皇帝那样,把皇宫里的女人都看成是自己的,还认为是天经地义。

    收肯定是要收的,只是这过程,多点小趣味不好吗?反正也不是很着急,睡觉时都有人陪着的。

    只不过,黄立还是小心着。

    这个时候,都是顺产,女人既遭罪又伤身。不好好调理,频繁生育的话,容易落下病来。

    皇子和两位小公主都不到一岁,黄立觉得让妃嫔们休养一年,有太医时时诊脉,补气养血的燕窝高丽参吃着,身体怎么也好了。

    看着小柳异样的神态,黄立心中暗乐,喝着茶水,微笑着问道:“今天有些走神啊,外面有什么事情要劳心牵挂的?”

    小柳垂下头,思量了半晌,觉得万岁既然问了,那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回万岁,奴婢昨天下值,路上跑来一只猫,在奴婢脚旁蹭来蹭去,象是在求奴婢什么。奴婢好奇,也见它可爱,便自作主张带回了值房。”

    “可没想到,它在值房呆了一会儿便跑掉了。过了小半个时辰,它叼着只小猫又回来了……”

    黄立眨巴着眼睛,听着这并不算离奇的故事,只是觉得有趣。

    皇宫有排水沟,有的墙也不算高,猫咪又擅长跳跃,能进到里面并不算奇怪。

    流浪猫自己找主人,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

    或许它只是想找个伴儿,或者希望你能给它们一些食物。也有可能它们觉得你是个好人,想和你回家。

    黄立脑补出当时的画面:小柳走在路上,突然跑来一只猫咪蹭她的腿,还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仿佛在说:“带我回家吧!”

    小柳的身世,让她没有亲人,应该也渴望亲情。黄立也看出她的内心是善良的,怎么能拒绝可爱猫咪的亲近?

    “奴婢知道这有些不妥当,便想着怎么处置,才有些走神,请万岁责罚。”小柳说完,有些忐忑地跪倒请罪。

    敢说出来,小柳是有些期望的。皇帝不是一个狠心的人,可能会好好解决这个难题。

    黄立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把猫带过来,就养在偏殿吧!”

    对于猫狗,黄立没有特别的爱好,但也不讨厌。只是小柳的形容,和他的脑补,却让他想起了曾经见过类似的一幕。

    那是他率军征战的时候,路过一个村镇休息,看到一个瘦弱的女孩领着同样瘦弱的弟弟,向正吃饭的士兵乞讨。

    那双大眼睛里有恐惧有期待有茫然有绝望,可为了生存,她还是克服了复杂的情绪,壮着胆子蹒跚靠近。

    那只带着小猫崽的母猫,也同样是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孩子,放下对人类的防范和恐惧,做出可爱乖巧的样子。

    这是一只为母则刚的猫咪,也是一只有灵性的,听着描述,都让人生出怜悯和喜爱。

    小柳喜出望外,叩首拜谢,匆匆出殿,向值房快步走去。

    又纠结,又担心,终于有了好的结果。

    猫咪和小崽有了家,不用再流浪,不会饥一顿饱一顿,还可能遇到危险。

    “嗯,今天的鱼可以给猫咪吃一些。”小柳的念头一转,又马上否定了。

    那是皇上赏赐的食物,是恩典,可不能喂猫。

    就象你好心送给别人吃食,别人转头扔了,或是喂狗,那是嫌弃。对皇赏来说,就是大不敬。

    “自己也吃不了,剩下的肉渣可以喂吧,就说是喂的鱼骨头。”小柳想着,觉得还能再偷偷地喂两只虾。

    黄立已经穿好大氅,随意地在殿外走动着,既消食,又能让脑子更清醒。

    南京的冬天,比后世还要冷一些。主要是小冰河期还没有完全结束,长江沿岸省份,下雪也很正常。

    虽然崇祯年间是小冰河灾变的高峰,但直到历史上的1700年,小冰河期的严寒才有明显的减弱。

    也就是说,小冰河期的直接影响,还将持续三十多年。

    其实,按照后世科学界的研究,普遍认同的小冰期开始时期为十四世纪,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后半期,时长足有五百余年。

    不过,小冰期并不是一个持续稳定变冷的寒冷化时期。而是一个温度不停波动,极端气候频发的时期。

    小冰期的毁灭性力量,在于它最寒冷的几个时期与极端的气候环境。而在不同的地区,寒冷的日期和极端气候的频率又不尽相同。

    也就是说,小冰河期的漫长,是一条运行的曲线,有高有低。

    1332年,黄河发生了淹死700万人的大洪灾。两年后,湖北又爆发了鼠疫。

    其后战乱频发,整个中国有数千万人死于非命,这也是摧毁元朝的重要因素之一。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尽管全球正经历小冰期,但中华大地仍然获赐一个稍暖的时期,一直持续到十五世纪三十年代。

    在这个时期,江南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增,一年两熟为常态,许多年份里甚至出现一年三熟的大丰收。

    在洪武和永乐的励精图治之下,明朝大力垦荒屯田,再辅以温暖稳定的气候,整个中国的粮食产出都十分可观。

    当时,除了陕甘宁地区在出现过饥荒外,明初五十年几乎不见饥荒。

    然而进入十五世纪,华夏各地开始降温,严寒使得渤海、洞庭湖、鄱阳湖都出现常年结冰的现象。

    除了降温,极端的雨水分配也给农业造成了巨大的损伤。

    在十五世纪,黄河决口了数十次,又断流了数十次,长江中下游的支流也时常断流,使得百姓无水可用。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