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02章 伐倭策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怀鬼胎……”

    黄立冷笑起来,心中已经有了更加清晰的伐倭制倭的策略。

    击败德川幕府,控制倭皇,征服倭国也就完成了成功的第一步。

    被历代幕府将军所严格控制的倭皇,将成为大明豢养的“吉祥物”,为大明在倭国的统治提供稳固的保证。

    “落后就要挨打,就让大明用铁与火来教倭人明白这个永不落伍的真理吧!”黄立停下笔,长出了一口气,觉得心胸为之一畅。

    心情顺畅,看啥都顺眼,更不用说映入眼帘的是美女小柳,耳边响起的悦耳的女声。

    “万岁,国安部高尚书在外候见。”小柳躬身禀告,心中有些忐忑。

    刚才见皇帝思绪连贯,写得顺畅,便没有马上禀报,让高弘智在外面已经等了好一会儿。

    黄立点了点头,简单收拾了一下桌案,说道:“宣。”

    高弘智在外等候多时,却并没有焦躁和不耐。皇帝也不是无所事事,专等他一人,来了就能觐见。

    就这点时间,不过一刻钟,算得了什么。

    虽然高弘智只是新设国安部的尚书,并未入阁,但论皇帝的信任,他却认为是排在头几位的。

    没有锦衣卫,没有东厂西厂,国安部既对外,也对内,就是皇帝的耳目和心腹。

    只不过皇帝要锐意更新,凡事与前朝多有不同。比如宫中不用宦官,只有女官和宫人。

    换成国安部也是一样,职能与锦衣卫和东厂差不多,只不过是被削减了些权力。

    对此,高弘智也不在意。

    权力太大,容易成众矢之的。他的出身不高,现在却已是部院尚书,再不满足,恐怕要让皇帝厌弃。

    进到殿内,高弘智施礼拜见,非常恭谨。

    “免礼平身,赐座。”黄立声音温和,随后便看着御案上的纸张,上面是他写的有关对倭情报工作的概略。

    虽然对外的情报工作不断扩大,但还是有所侧重,倭国暂时还不是重点。

    重新整理了思绪和字辞,黄立才抬起头,缓缓说道:“对倭国的情报工作要加强,不仅要从海商那里获取,还要多派专业人员,入倭打探搜集。”

    因为情报工作的重点是南洋,还有吕宋和孟加拉,对倭国的情报工作便多由海商负责。

    为了淡化谍报的特征,国安部也仿效倭国,对所有的海商都提出要求,将所至海外之地的风土人情、军政经等情况,如实记录上交。

    这样的话,情报搜集就比较宽泛,缺乏专业的角度和深度,针对性不强。

    高弘智微微躬身,作出认真倾听神态,也确实在认真听用心记。他知道,这是又要有所行动,目标是倭国。

    太祖有皇明祖训,共列十五个不征之国:

    朝鲜、倭国、大小琉球、安南国、真腊国、暹罗国、占城国、苏门答剌、西洋国、爪洼国、湓亨国、白花国、三佛齐国、渤泥国。

    几百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所谓的皇明祖训也是时过境迁。小琉球是台湾,早已是大明的领土,现在是东宁府。

    占城国已名存实亡,被安南阮氏所吞并;苏门答刺就是苏门答腊岛的八昔国,也早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西洋国指的是科罗曼德尔海岸,在印度半岛东南部;湓亨国是马来亚半岛;白花国在苏门答腊岛西北部;

    三弗齐国在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则在加里曼丹岛,指的是后世的文莱。

    现在,真腊国已经被大明吞并近半,成为大明最早建省的海外领地——湄公省。

    湓亨国早已不复存在,明军也在马来半岛建起登嘉府,并继续向周边扩张。

    正因为改变得如此剧烈,黄立也不会再把什么皇明祖训当成障碍,也没有臣子再拿过时的祖训来说事。

    只不过,皇帝突然针对倭国,还是令高弘智稍感惊讶,尽管脸上没有表现出来。

    要知道,截止到现在,明军所打的地方,所灭的小国,都很孱弱,也只有缅甸算得上比较强。

    但与倭国相比,缅甸又弱了很多。

    而且,明朝倭寇作乱,袭扰大明,始于洪武二年,一直持续到嘉靖四十四年,足有二百多年。

    到了万历年间,更有抗倭援朝之战,前后共持续七年之久。

    明朝虽胜,但耗费了大量资源,并削弱了辽镇的军事实力。

    这从一定程度上帮助了鞑虏,令努尔哈赤坐磊,最后对明朝形成了致命的威胁。

    皇帝清朗的声音在殿内回响,一字一句都被高弘智牢牢记下。征吕宋,攻孟加拉,再伐倭国,这是由弱到强的次序,也是由易到难的程度。

    “倭国虽有名义上的统一,但幕藩制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大名有如诸侯,只是迫于实力而臣服,心中不服者不在少数……”

    “对倭情报的重点,便是搜集整理各岛大名和手下重要官将的性情禀性、人脉关系、粮草兵力等等,还有与幕府的恩怨。”

    “主要以九州、四国为主,本州为辅,北海道可暂时忽略……嗯,着重于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和长州藩……”

    黄立沉吟着,翻阅着自己所写的内容,又补充道:“常驻琉球使臣顾应惠,能力如何?”

    顾应惠名为常驻使臣,与后世大使馆的武官是差不多的职能,既属国安部,也有搜集情报的任务。

    高弘智想了一下,说道:“能力尚可,如果多派谍报人员,应该更有成效。”

    黄立点了点头,说道:“明年要增加琉球驻军,北洋海军也要打击萨摩藩。迫使萨摩藩屈服后,可招募萨摩藩的人,进行更加深入的情报工作。”

    以倭人游说倭人,效果会更好,毕竟他们更了解本国的情况。而萨摩藩饱受幕府打压,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