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2章 边防重任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虽然明军有很多都撤回了南方,还有退役的,但在北方的军力却还是很强大的。特别是在边墙的防御上,兵力相当雄厚。

    当然,比起明朝九边重镇的驻军数量,还是大大不如。

    九边重镇的总兵力在明朝各时期变化较大,其中永乐年间约为六十八万人,后来兵力人数一直在四十万到八十万之间。

    其中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兵力人数最多,达到了八十八万五千人。明末崇祯皇帝时期,兵力最多时为五十九万。

    其实,到了明末,九边重镇的兵力看似很多,但战斗力已经很差,吃空饷导致经常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现在的北方明军,加上辽东,总共也就三十万。但这是实打实的人数,再加上武器装备的优势,却相当于明朝中后期翻倍的兵力。

    比如辽东镇,在明朝最多时就有二十六万,最少时也有八万多,现在却只有四万;还有蓟州镇,崇祯朝时最多有十三万,现在却是六万。

    主要是大敌鞑虏已经崩溃,不复为患。蒙古人也衰弱很多,不是明朝时那么强悍。

    此消彼涨,自然不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而在粮饷等后勤供应上,也能保证充足。

    所谓的甲坚兵利,还有兵精粮足,现在的明军都做到了。

    所以,即便是收降的绿营兵,以及招募的北方兵,经过严格训练,也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

    主要是武器装备上的差距太大了,与蒙古人的弓箭相比,明军要领先四代了。

    而蒙古人想要发展火器,无论是资源,还是技术,都是难以逾越的困难。准噶尔部特殊,是从沙俄那里买的,自制的量少,威力还不大。

    想想满清的火器水平,也就那么回事,可依然能打败准噶尔,也就知道准噶尔部是个什么成色了。

    对于蒙古人,刘体纯既不高看,可也不敢轻视。

    关键是蓟州镇事关京畿安危,哪怕只是袭扰,若是发生在关墙之内,也是天下震动的大事。

    这不比太祖的建国初期,国都还在南京,北京的政治意义并不重要。

    那时候为了防备北元再卷土重来,北京城还在景山堆煤,防备北元围城而断了燃料。所以,景山又被称为煤山。

    但现在,京师成为国都已经是可以确定的事情,再不安全,可就说不过去了。

    所以,刘体纯才亲自巡边,特别关注的就是遵化的边墙和关口。

    边关险要,却也驻防不了太多的兵力。遵化则有一万机动人马,闻警即动,能够四下增援。

    辽东光复,山海关就成了摆设,不用重兵把守,只留了千人。

    只对付衰落的蒙古诸部,又没有民乱,北方的兵力基本上足够使用。等到向西域用兵,漠南蒙古也应该收服大半,便不用再大幅扩充。

    巡视完了洪山口关,刘体纯便在众将的陪同下,下了关墙,去松棚营歇息用饭。

    “一两年的时间,甚至还要更长一些。军队的训练不能松懈,以免战力衰落。”刘体纯一边走着,一边告诫着众将,“军中比武不会停,一定好好操练。”

    文恬武嬉,承平懈怠,这是每个朝代都有的,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

    而象满清,自入关的兵威之盛,到衰落不堪硬战,也不过十来年的时间。殷鉴不远,自当吸取教训。

    “末将觉得,光是训练还不够。”寥游击挠了挠头,说道:“等到一两年后,粮弹物资充足时,还是要打几仗。实战经验,可不是练出来的。”

    刘体纯轻轻点头,说道:“实战很重要,会看具体情况安排的。”

    他是知道以后的战略的,等北方恢复,不说对蒙古大举用兵,皇帝却是要把大明弃守的那些边外之地拿回来的。

    什么云中卫、大宁卫等等,明军将把占领区北推,边墙也就不再是阻挡蒙古人的唯一防线。

    仗是肯定要打的,指望蒙古人老老实实地让出地方来,显然是不太可能。

    “重新占领是没大问题的,蒙古人不是我军的对手。但要长久地守住,却也不是那么容易。”

    刘体纯也想开疆拓土,可也知道,大明当年放弃那些地盘,也有不得已之处。最难的,就是耗费大,对财政造成压力。

    “如果能军屯,倒是省了很多花费。粮弹物资全从后方运输,压力确实比较大。”

    刘体纯暂时放下这些杂绪,以后再考虑,形势和情况总是在变化,但现在的工作千万要干好。

    既是巡边,也是犒劳,刘体纯带的人不多,也给守军带了赏银。也不用多,一人一两银子,就够吃上几顿酒肉的了。

    军营修建得也不错,营外的空地能种蔬菜,还有圈舍,养了猪和鸡。军营里吃大锅饭,时常会有剩下的,喂猪喂鸡也不浪费,还能改善官兵的伙食。

    刘体纯不是很通经济,但也知道大明宝钞的历史教训。

    朝廷发行纸币,也铸造银币,两下都能流通兑换,看似没有区别。

    可他却知道这纸币也不是能无限制印刷的,朝廷肯定有计划,是要经过计算再发行,才能保证纸钞不贬值,也能如数兑换银元。

    但纸钞取代铜钱,确实是达到了这个目的。大明缺铜,又要铸造火炮,纸钞确实解决了大问题。

    “边关就是这样,人烟稀少,采买也不容易。”寥游击看饭菜上来,嘿嘿笑着,倒也没不好意思,“可照比在夔东的时候,却还要好很多。”

    刘体纯也不嫌饭菜粗陋简薄,有肉有菜有汤,汤上还漂着油花,米饭也管够,与几年前相比,确实可以满足了。

    关键还在于心态,那时候是艰苦卓绝、九死一生,看不到希望;现在,只会是越来越好,前景光明。

    寥游击也是老资历,虽然那时候只是个老兵。现在却已经是游击,军衔是中校。再熬几年,立上功劳,凭他现在的年纪,退役时一个少将也是跑不了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