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5章 海陆军齐备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尽管黄立短时间内不想与荷兰人开战,但印度洋海军要夺取锡兰,也不会是几年之内能够展开行动的。

    要打,就彻底地打。爪哇、马六甲、锡兰,在亚洲占领殖民地的荷兰人,全都收拾掉,赶出亚洲去。

    黄立之所以要暂时忍让,就是不能确定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国家有多深的联系。

    打了狗,主人有什么反应,是黄立有些担心的事情。

    毕竟,大明海军的实力,与西夷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现在与荷兰人交锋,便宜的只是英国等西夷。

    与其如此,不如暂时退让,让历史正常发展,旁观着英国佬和荷兰人打个你死我活。

    反正土地摆在那儿,也不会长腿跑了。两三百年后,各国领土还不固定,照样是谁有实力谁占着。

    何况,也不用等两三百年,英荷第三次战争即将爆发,那时候可能是机会。

    即便荷兰人在战争中取胜,也将实力大损,与明国海军的差距大大缩小。荷兰人还能在亚洲投入多大的力量,也令人怀疑。

    要知道,荷兰人殖民和掠夺的重点还是在美洲和非洲。在崛起的英国佬面前,抽不出更多的力量来亚洲与大明争锋。

    不仅海上霸权遭到挑战,荷兰还要面对法国在陆地上的进攻。

    荷兰是法国在欧洲建立霸权的障碍之一,路易十四早就图谋瓜分荷兰,并将后世属于比利时的荷兰领土作为法国的“天然边界”,以巩固法国大陆霸权的地位。

    在海上陆地的夹击下,荷兰的衰弱已经不可避免。黄立就是在等这个机会,趁火打劫,将荷兰人逐出亚洲。

    在等待的时间里,发展扩充大明海军,占据各处海陆要地。一旦出手,就是雷霆万钧,难以抵挡。

    郑瓒绪等人当然想不到那么远,他来到海军司令部,便开始处理军务。

    六百吨以上的主力战舰四艘,三四百吨的轻型战舰八艘,一两百吨的快速炮船十三艘,其它船舰三十四艘。

    这样的实力虽然算不上太强,但在印度洋已经是无敌的存在。荷兰人如果不集合力量,也无法抗衡。

    当然,能打海战的还要靠主力战舰,轻型战舰和小型战舰作用不大,但打土著却是足够。

    至于其它船舰,则只有两三门火炮,勉强有点自卫力量的武装运输船。

    主力战舰配兵一百二十,轻型战舰六十,快速炮船四十,再加上两千海军陆战队,以及运输船上的水手,印度洋海军总共有五六千人。

    其实,武装运输船严格来说,还不算是海军,应该是军民两用的武装商船。战时征用,平时则跑运输,搞海贸。

    “按照造船厂的速度,明年发动时,还能增加二十余艘快速炮船,每艘炮船装小炮八门到十门,应该能够封锁印度沿海。”

    郑瓒绪看过资料,又踱到地图前,仔细观看着,琢磨着。

    快速炮船既能在近海航行,还能驶入内河,支援陆军作战。比如从孟加拉湾沿恒河溯流而上,直取其首府穆尔希达巴德。

    这是皇帝的要求,什么意思众臣也明白,怕时间拖长,土邦国公有转移金银财宝的可能。

    “沿着恒河入海口水陆并进,应该是最为快捷方便的进攻之路。只是需要更多适合内河航行的船只,大型海船无法驶入。”

    郑瓒绪摸着下巴,估算着距离,思索着作战计划。

    如果从吉大港登陆,走陆路北上穆尔希达巴德的话,大概是五百多里路。步兵每天六七十里的行军速度,差不多要七八天的时间。

    如果是水陆并进,会减轻粮草辎重的运输压力,距离也能减少将近百里。五六天的时间,差不多就能兵临城下。

    现在的明军已经进行了改制,在海外征战的火枪兵已经抛弃了盔甲,相当于轻装上阵,机动速度增强,后勤压力减轻。

    而且,孟加拉当时是莫卧儿王朝最富庶的地方,明军能够就地解决粮草问题,后勤保障更加轻松。

    “可惜,我军骑兵不多。但情报显示,孟加拉有两万多的骑兵。难道要与孟加拉人先打一场大仗,利用缴获的战马来组建骑兵?”

    郑瓒绪不太确定,关于作战,还有陆军方面的考虑。

    征缅指挥机构,由总督,再加上海陆军司令,以及四个土司代表,才能够最后决定作战计划。

    当然,取决定作用的是总督和海陆军司令,土司代表有建议权,却没有否决权和决定权。

    “侯爷,总督大人派人请您晚六点去总督府赴宴,欢迎缅印陆军司令夏侯爷赴任。”亲兵入内禀报,打断了郑瓒绪的思路。

    郑瓒绪点了点头,说道:“告诉来人,本侯会准时到总督府参加宴会。”

    对于朝廷任命,总督陈进才和郑瓒绪都是早就知道的。夏国相晋封为侯,在南京陛见万岁后,便会走云南赶到缅甸赴任。

    这样的人事安排,看起来也有道理。夏国相在云南呆过,已经熟悉和适应了气候。征战印度,也是皇帝信重的表现。

    但往深里想,也是大明光复后,出于长远和平衡的考虑,朝廷对不同出身的将领们的重新调整分派。

    比如辽东的李岳和胡国柱,西北的袁宗第和马宝,都是不同出身的组合。

    夏国相成为对海外征战的将领,并不会是第一个,以后还会有更多这样的安排。

    这不是针对吴系出身,而是所有的明军将领都可能被这样调遣,尽量避免将领抱团,出现山头主义的倾向。

    “给了夏国相陛见的荣宠,此番前来赴任,倒是有钦差大臣的意思。”郑瓒绪呵呵笑着,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作为海军将领,陛见万岁的机会似乎更少,好象只有那么一回,还是投明之后,皇帝未登大宝。

    亲兵队长笑了笑,劝慰道:“侯爷有专奏权,与万岁书信往来,却也不是谁都有的恩宠。”

    郑瓒绪心情稍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