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68章 杀鸡儆猴的重惩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审核的结果一般是四种: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

    情实,也即是情况属实、罪名恰当、量刑准确,可以执行死刑;其余三项,需要官员对死刑做进一步审查。

    中国古代有比较健全的死刑审核制度,既体现皇帝的专权和威严,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滥杀无辜。

    但是,具体的执行过程中,还是要看负责审核的官员是否认真负责并秉公执法。

    至于皇帝本人,如果要求他精力充沛,并能够明察秋毫,能从书面的案卷中看出冤屈,那显然是苛责了。

    一来,皇帝没有那个精力,挨个死刑犯的案卷都审核;其次,文字上描述案情,除非漏洞太大,否则难以看出。

    比如正德年间,浙江钱塘发生了一场命案。死者身中五刀,且刀刀都刺中要害,案发现场血迹斑斑,惨不忍睹。

    钱塘县令到达后,命仵作检查了一遍,并让师爷作了简单记录。随后,他便以自杀结案,并上报给刑部。

    显然,如此有悖于常识的结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自杀的话,抹脖子还说得过去。倭人的剖腹,已经算奇葩的死法了。

    自己捅自己五刀,还都是在要害,这需要多坚强的毅力,多顽强的生命力。

    刑部官员看过之后,认为这桩命案疑点重重,就驳了回去,命县官重审。

    可县令在第二次提交的处理结果中,仍然坚持认为是自杀。

    刑部不太认可这个处理意见,就把材料交给了大理寺审核。

    最后,这事摆到了正德皇帝面前。他看过卷宗之后,勃然大怒,“当我是大傻子嘛,糊弄人也没这么扯蛋好吧?”皇帝怒了,审核此案的官员,自然不敢懈怠。不仅又驳回了这个结果,刑部还亲自审理。

    后来,凶手落网,竟是这个县令的侄子。

    县令以为刑部复核,也就是走个流程,只要报上去这桩命案是自杀,就没人追究了。

    显然,他太小看明朝的死刑审查制度了。所做的手脚太粗糙,一点也不认真。

    而何春霖和易简忠一唱一和,上纲上线,这族法宗法与国法的冲突之处,就要变成谋逆造反了。

    所在是刘姓祠堂,刘姓族长吓得魂飞魄散,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辩解道:“此族法是祖上传承,若有不妥,亦非草民之罪。朝廷既有令,草民马上就改,马上就改。”

    易简忠看着刘姓族长,脸上露出冷笑,心道:“现在说改,迟了。”

    之前皇帝的行事没有“不教而诛”的时候,但这次针对宗族势力,却是破了例。

    由莆田入手,先行严惩震慑,再由县至府,再到省全面铺开。按照朝廷的新令,对宗族进行整顿。

    说起来,这三位族长也是倒霉,被抓了典型,从重处治。

    但被流放,也未必是件坏事。福建多山少耕地,还时常闹灾,并不比东宁府好多少。

    东宁府除了要过海,离着家乡远,也没有太大的缺点。气候适合,耕地也有待开发,耕种致富的话,还要强过福建。

    吓唬归吓唬,可要是真的谋逆,就不会只是流放之刑。

    随着人犯陆续带到,易简忠便把祠堂当公堂,直接开审。

    本就不是复杂的案子,只是被素有深仇的宗族势力所利用,才搞得一团乱麻。

    如果按照国法,该怎么刑罚就怎么刑罚,也就简单了。

    别看村民械斗起来很凶狠,甚至称得上残忍,但在全副武装的军队面前,却根本不敢反抗。

    杀人者偿命,毁果树者赔钱,阻挠公差办案者全家流放;

    刘、柯两姓族长,视国法于无物,是械斗的主谋,阖家流放;萧姓族长,藐视官府,不能约束族人,罢其族长,罚金。

    可谓是快刀斩乱麻,易简忠又召集了全体村民,宣布了官府的处置。

    村民们惊惧惶恐,眼看着杀人者被五花大绑,族长和其他人犯连同家眷被押走流放,才真正见识到了王法的威严。

    法不责众!这些村民肯定有这样的想法,也为了在族人中显出自己,才敢参加械斗。

    “刘姓、柯姓和萧姓族人,限一天内选出新族长,向官报备。并修改编订新族法,由官府审查。不能克期完成者,拆祠堂……”

    易简忠扫视着下面的村民,声音严厉,威风又严肃。

    何春霖面色淡淡,对易简忠也有了几分赞赏。原本,因为处置不力,差点酿出大规模械斗,他是带着不满来的。

    可现在,眼见易简忠处理得又快又好,不满却也淡去。

    三家祠堂所挂的乌旗白旗早已被扯下,官府也给予了严厉警告,日后再有挂旗者,按聚众谋反论处。

    “很好,就是要如此处置,才显出王法如炉。”待村民们离去,何春霖招呼着易简忠坐下,缓缓说道:“有军队相助,不会生乱,你自管放手去做。”

    易简忠露出几分惭愧模样儿,微微躬身道:“之前是下官懦弱,未能尽早平息事端。”

    何春霖摆了摆手,说道:“县上有多少衙役,没有激起大的民变,已经尽职尽责了。现下有军队镇压,自然不必再姑息。”

    地方官府确实没有多少武力,衙役缉匪捕盗还算凑和,面对成百上千不服管理的百姓,就显得太薄弱了。

    而大明中兴日短,诸项政策的推出和落实,也需要时间。比如衙役改警察,县里设警备力量,也才刚刚开始。

    “本官去他处巡查,这里就交给你了。”何春霖起身说道:“趁着有军队相助,争取一劳永逸地解决掉问题和隐患。”

    从厦门借了四千多兵,分为二十队,前往各地给地方官撑腰壮胆,对宗族进行整治。

    虽说很多宗族还未有违法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