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9章 逃无可逃,汉奸衍圣公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他们可毫不留情,或许就是想杀人取乐,在马上怪叫着,搭弓搭箭,将外围的鞑虏一个个射倒。

    在他们后面,则是显眼的明军骑兵。红色的巾子或蒙着脸,或系在脖子上,如汹涌的浪潮围杀上来。

    惨叫声、惊呼声、喊杀声,充斥在这片茫茫的草原。

    …………….

    南京。

    皇宫角上的院落,就是黄立就近指导工匠们制造各种器物的实验室。

    带着锅炉的横衡式蒸汽机已经基本完工,最简单的那种,也很简陋,但黄立却兴致盎然。

    所谓的锅炉,也就是能烧水产生蒸汽的铁制器皿,比平常用的蒸锅要高级。

    水蒸汽通过管子,传导到气缸,推动活塞往复运动。再通过一个联动装置,使得蒸汽能够导入冷却水。

    显然,这架简单的蒸汽机的工作效率很低。活塞每推动一次,气缸里的蒸汽都要先冷凝,然后再加热进行下一次推动。

    “很好。”黄立并不打算将这架蒸汽机样品进入实用,他只是展示一种新动力的雏形,并让研究人员能够不断改进。

    能看到实物,明白其中的原理,自然就会迈进一大步。历史上的瓦特发明蒸汽机,也是经过了多少年的改进,才使其具备实用价值。

    工匠们不明所以,完全不知道这种东西有什么用。但皇帝如此热衷,他们只管听命便是。

    “把这个搬到研究院去。”黄立不用工匠们明白,只想让研究院的人们去琢磨,去改进。

    往复式的活塞运动,大概只能用于抽水泵。而通过凸轮和曲柄,却能转换成圆周运动,使其能为绝大多数机器提供动力。

    甚至于,以蒸汽机作动力的轮船和火车,也会随之而诞生。

    当然,黄立知道这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他还需要为此作很多的提前性工作。

    比如润滑油,在光复辽东之后,他就要布置大型捕鲸船,在渤海,甚至是日本海,来捕杀鲸鱼进行提炼。

    在中国的古代,鲸鱼在渤海和南海的出现,有过一些记载。但黄立知道,这肯定不会多。

    所以,占领海参崴,以及库页岛,就有着更大意义的军事行动。

    黄立交代完工匠,才转身离开,回转宫殿。

    这处实验场所,就是为了皇帝方便才设立的。他通常会画好图纸,或者是亲临指导,制造出旁人并不太清楚用途的奇怪东西。

    而为皇帝服务的,自然是最顶尖的能工巧匠。尽管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但手艺的精巧,却令黄立满意。

    从无到有,就是历史的进步。黄立有信心在有生之年,将蒸汽机付诸于实用。

    要知道,一百多年后,才有瓦特蒸汽机。样品已经制造出来,这么长的时候,还不能进入实用,也太糗了。

    当然,黄立要大力发展的还是科学理论的普及,并建立起重视科学的思维和环境。

    回到办公的殿内,黄立又是照例处理公务。

    不管辽东战事的最后结局如何,现在已经不会再影响整个计划的实施。因为,鞑虏能逃出多少,也没有实力再为患。

    尽管北方和辽东的恢复重建,可能会耽搁一两年的时间。

    但北伐的成功已经勿庸置疑,军工生产不用再满负荷运转,也不必再动用大量的民力来保障几十万军队的后勤供应。

    这样一来,就能为恢复重建提供更充足的人力物力。

    “婉儿——”黄立喝着茶水休息,突然想起件事情,习惯性地唤着女官的名字。

    等他叫出来,才意识到女官孙婉已经不在宫中。

    人事变动,皇宫也不例外,黄立本就与宫人们定的是有期合同,如同雇佣。

    孙婉没有出现,小柳却款款而来,向皇帝躬身施礼,“万岁,奴婢恭聆圣谕。”

    黄立看着小柳,倒也不陌生,在织造坊里的管事儿,入宫向李云容禀告过好几回。

    “嗯,你去贵妃那里通知一声,朕在那里用午膳。”

    小柳领命,转身而去。

    “到底还是刚入宫,说话办事儿一板一眼。”黄立甩开思绪,又拿过奏疏。

    后宫挺平静,主要是人少,时间也短,没那么多盘根错节的关系,纠缠不清的利益。

    其实,黄立定下的雇佣制,以及服务年限,在某方面是避免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流水不腐,人员流动性强,不容易勾结,形成合起伙来欺上瞒下的坏习气。

    象明朝和清朝的内宫,太监宫女不是终身制,也差不太多。

    在宫中服侍的宫人,十几二十几年的多了去了,不断的任用私人,排除异己,可不就形成了势力。

    “嗯?”黄立皱起了眉,阅看着这份令他不悦的奏疏。

    眼瞅着秋闱在即,且北方光复,竟然有人上奏,请封衍圣公。

    衍圣公这个名号最早出现在宋朝,为为孔子嫡长子孙的世袭封号。然后历经宋、金、元、明、清、民国,可谓是任凭朝代变幻,荣华富贵依旧。

    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享有特权的大贵族,衍圣公在宋代时相当于八品官,元代提升为三品,明初是一品文官,后又“班列文官之首”。

    到了清代,还特许在紫禁城骑马,在御道上行走。其居住的衍圣公府(今孔府),是全国仅次于明清皇宫的最大府第。

    “汉奸,头发还没长出来呢,就有人捧着,想继续享受荣华。”

    黄立把奏疏扔在了桌案上,眉头紧皱,心中恼怒。

    王朝更替是历史规律,每到改朝换代时,有忠臣烈士,也有屈膝阿谀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