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17章 深入草原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凌云不以为意,说道:“有肉吃还不好,比咱们带的干粮好吃多了。”

    骑兵出动,全是轻装。五千枪骑,李来亨还忍痛多给了一千匹马来驮带干粮弹药,生怕他们与察哈尔部闹僵,没了吃喝。

    高凌云和黑有功也尽量节省,吃不了的牛羊肉,都烤干了带上。

    即便没有沿途蒙古诸部的帮助,按现在的路程,他们也能够安全返回,或是赶到沈阳。

    前两天,枪骑兵还和蒙古人一起,对野生的黄羊群进行了围猎,收获颇丰。

    吃食不缺,明军骑兵还在积攒,已经具备了长途追击的物资基础。

    按照高凌云和黑有功的想法,已经追出这么远,毫无战果的话,实在是有些丢人。

    哪怕与优势兵力的鞑虏交战,两人也不畏惧,只要能重创鞑虏,哪怕是埋骨青山、马革裹尸。

    而被挑选出来的明军将士,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战斗意志极强。

    …………….

    辽阳。

    刘享率领两千人马接管了城防,其余的兵力则分驻鞍山到营口。最多的军队在三岔河口附近,就地因粮。

    等到辽东战事结束,驻防辽东的军队又会重新布署。该回南方的回南方,该留在辽东军屯的,也会有一大批。

    “萝卜白菜,还有苜蓿,能种啥就种啥。”刘享望着城外大片的土地,交代着几个军官,“就算是白菜,从南方运来,怕是也要数倍的价钱。”

    辽阳巡抚全凤翔微笑颌首,说道:“多谢刘将军。辽东今年已经不会增加人口,军屯极为重要。”

    刘享微笑着说道:“全大人客气了。将士们也都是种地出身,看着土地荒弃,心痛得很。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谁也不干,谁也不能得利。”

    停顿了一下,刘享又接着赞道:“先南后北,阶梯安置人口,全大人的规划,刘某极为钦佩。”

    现在的辽南人口最多,土地还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有旅顺这个不冻的港口,粮食输送也便捷。

    接下来是辽阳地区,除了冬季,有内河航运,陆路运输的话,也不算特别远。

    沈阳地区呢,与辽阳有相似之处,只是陆路较远。辽西就不用说了,靠近沿海,输送物资也较为方便。

    辽东与朝鲜接触,也有鸭绿江能够通海。

    根据这些条件,百姓的安置数量,便是南多北少,逐渐减少。

    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了粮食物资运输的消耗。等到本地产出达到一定数量,再逐年增加人口。

    比如说辽南十万,辽阳就是五万,沈阳地区就只能有三万。

    十万人的产出如果能够养活十五万人口,下一年就增加这么多的数量,不需要再外运粮食。

    也就是说,第一年是最难的。等一年的耕种有了收成,才算渡过了困难时期。

    全凤翔摆手,谦逊道:“早有的模式,又不是本官独创,刘将军谬赞了。”

    瞭望着城外,全凤翔甚是感慨,缓缓说道:“万岁重视辽东,甚至还要超过北方。本官心中惴惴不安,只能是殚精竭虑,唯恐辜负圣恩。”

    刘享轻轻颌首,说道:“万岁的眼光和谋划,非我等臣子所能及。全大人自光复重庆,便开始主政地方,能力和经验不用怀疑,肯定能使辽东尽快恢复繁华。”

    全凤翔确实是从龙老臣,虽然当时的官职比不得毛登寿、洪育鳌、张公诲,只是个屯田主事。

    但他四川移民开始,便主抓地方政务,对朝廷政策的理解,实际的工作经验,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辽东巡抚虽然不是第一个,但辽东在明朝一直是卫所制。如今单独建省,全凤翔身为首任巡抚,必将载入史册。

    而且,全凤翔的权力也是相当大的。不象卫所制的辽东,军头众多,而普通百姓都是卫所的奴隶。

    “如果辽东战事早日结束,还能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利用水路抢运粮食物资,才能安置更多的百姓。”

    全凤翔望着远方如白带环绕的太子河,思虑着,估算着。

    先辽阳后沈阳,巡抚衙门在这一两年,或是两三年,便是如此安排的。

    而辽东军区的指挥部,则设在沈阳,主要是针对北面的游牧民族。尽管敢挑衅明军的蒙古诸部,应该是没有。

    “沈阳要驻守上万人马,以后可能还会不断增加。”刘享轻抚着城墙,思虑着军事布署,“李岳可能会镇守辽东,我嘛,不知道万岁如何安排?”

    脑海里突然闪过妻子的笑颜,刘享又幻想出白胖的女娃,发出咯咯的清脆笑声。

    嗯,应该会安排到北方某省,最好是离江南比较近便。比如山东,江淮更好。

    刘享微抿起嘴角,露出淡淡的笑容。

    ………………..

    烈日当头,正是上坡,数百斤的粮车拉起来很费力,汗水不断地滴下,又很快被滚热的地面所蒸干,全无痕迹。

    赵老贵一步一停,弓着腰,绳子在肩上勒得生疼,可他还是咬着牙向前迈步。

    车后是小贵在推着车,也是咬牙流汗,却不肯吭一声。

    板车骤然轻快起来,是两个士兵走过来帮着推了一把,终于过了这个坡。

    “谢谢兵爷,谢谢兵爷。”赵老贵把车停下支好,点头哈腰地表示着感谢。

    两个士兵只是点了点头,就又回到了旁边的哨岗,和同伴们闲聊起来。

    “小贵呀,咱们歇一下。”赵老贵指了指前面,说道:“那个树荫下凉快。”

    赵小贵答应着,和父亲一起,又把粮车拉了段距离,才停下来歇息。

    树荫下已经有了一些人,在喝着水、擦着汗,乘凉歇息,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