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95章 以南供北的压力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整个南方的恢复情况远超预期,这也得益于南方的气候和环境,能够一年两熟到三熟。

    再加上湄公省和缅甸的亚热带环境,大明用于海外购粮的款项还有很大的减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即便从明年开始,因为经济效益的差别,很多田地会被种植棉花和甘蔗,还有植桑养蚕,粮食总产量也不会有太大的降低。

    当然,这其中还有土豆、番薯的推广种植,使得象广西、福建这样的多山省份,也差不多能够自给自足。

    有了这些实践经验,如果明年在北方大量种植土豆和番薯,北方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也是大有希望。

    只要能吃饱肚子,哪怕吃得差一些,社会秩序也会安定,并加快重建恢复的步伐。

    海外在开疆拓土,国内的土地也在得到充分开发。

    四川作为移民的老省,还大有潜力,至少能再承载十万百姓,将主要面对甘陕两省。

    辽东的移民垦荒计划也将在今年秋季开始施行,除了山东外,河南也将是重点省份。

    如果自愿移民的数量不能达到要求,黄立已经决定采取强制手段。人均田地不足五亩的家庭,将被送往辽东。

    没办法,自己都养不活家人,还赖在家乡吃朝廷的赈济粮,这种人不值得可怜。

    虽然赈济粮也是要记账偿还的,但一直还不上,你也不能瞅着他饿死不是。

    给你足够的田地,既能缴纳赋税,又能养活家人,凭什么不去?是懒,还是把难离故土当做借口?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还饱受黄河灾害的困扰。希望移民能够减轻这些弊端,主要还是土地的再分配,解决人地矛盾。”

    黄立写完了给新任河南巡抚全凤翔的书信,才稍事休息。但有些心绪不宁,对宫人吩咐道:“去看看淑妃那边,怎地还没有消息传来?”

    淑妃语茉要生产了,从早上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时辰了。作为皇帝,黄立不能守在产房外,但这心却牵挂着那边。

    尽管已经是当时的顶格医疗待遇,但黄立还是颇为担心。

    宫人离去,洪元其正好捧着一撂奏疏进来,眼见皇帝微锁眉头,他有些犹豫。

    黄立苦笑了一下,说道:“呈上来吧,先拣紧要的处理。”

    洪元其赶忙将奏疏放下,从上面拿起大都督府的奏报,说道:“大都督府上奏,甘肃和陕西提督已就任,原甘陕绿营的整编也较顺利,只是钱粮尚有缺口。”

    甘陕作为西北边防重地,必须要保持相当数量的军队。反正归降的甘陕绿营裁弱留强,还是要尽量使用。

    何况,黄立还要收复西域,恢复汉唐疆域,再显大明国威。

    黄立沉吟了一下,说道:“给甘肃和陕西巡抚下旨,要他们尽快恢复茶马交易。还有,通知获得边贸资格的商家,尽快行动。”

    “还有——”停了停,黄立又补充道:“从甘陕迁徙百姓入川,也能减轻朝廷的财政和运输困难,命两位巡抚立刻着手进行。”

    多一个百姓,便要多运一份赈济粮。到四川能耕种,能做工,就地赈济,又能节省不少。

    没有快捷便利的运输工具,在古代,耗费在运输途中的数量,相当的惊人。

    光靠四川,并不足于支应甘陕。还要加上云南、湖广,甚至是海外购粮的调配。

    好在这个时候还能抢种些蔬菜或作物,数月之后,可能会有所缓解。

    “当地驻军要进行军屯,虽然已经有了计划,但还要大都督府派人多加监督。”黄立口述完毕,喝了口茶水。

    事实上,北方的情况也出乎黄立的预料,如何度过一两年的恢复期,朝廷面临的财政压力也很大。

    虽然南方恢复得很好,但到底是时间短,储备还不够充裕。如果推迟一年北伐,情况会好很多。

    可从另一方面看,鞑虏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经营,来缓上一口气。如果辽东有一年的开发,情况可能又会有很大不同。

    利弊权衡,黄立认为还是利大于弊。从目前北伐的进展,鞑虏的狼狈和困境,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显然,鞑虏也没想到明军会在光复南方后,只用了一年的时间,便完成了重建和囤积。这也是他们全面被动的主要原因。

    压力再大,也能够支撑过去。国债、预售,甚至是对外掠夺,黄立还有办法。

    对外迁徙民众也是一条道路,正好东宁府、湄公省、登嘉府,还有缅甸,都需要大量的人口开发。

    “这是从辽东送回来的奏报,我军正在三岔河口集结,准备向辽沈发起进攻。”洪元其又拿出一份呈到黄立面前。

    黄立展开阅看,微笑颌首,说道:“关内关外隔断,鞑虏便难以兼顾。此时进取辽沈,正当其时。”

    沉吟了一下,黄立拿起笔,在奏报上作了指示。

    本来,黄立的计划中,辽阳是一定要光复的,沈阳在两可之间。

    但现在,他认为还是要对绕道出关的鞑虏进行攻击,尽量杀伤其有生力量,使鞑虏再无法对辽东构成威胁。

    这样一来,如果鞑虏沿着当年抄掠入关的路线,沈阳就是一定要攻克,并由沈阳向西北出动,截击返回辽东的鞑虏。

    “关内加辽东的八旗兵力,李岳和刘享那边,还不算太占优势。”黄立停下笔,思索了半晌,又提笔继续。

    绕道出关走的是崇山峻岭,大批鞑虏的男女老幼,哪怕有车辆,也不比步行快多少。

    光复京畿地区后,以骑兵为主力出关,走辽西走廊进入辽东,在速度上应该是快于鞑虏。

    “马宝、祁三升和赵云这三个骑兵团,差不多有三万人马,加入辽东作战,便占据兵力优势,能够给鞑虏致命一击。”

    黄立思虑已定,把自己的建议写下来,交给大都督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