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3章 重燃的希望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对于黄立来说,男孩女孩都一样。他倒是真想有个小棉袄,好看又可爱,成天围着他转,一看到就满心欢喜。

    但对于臣民来说,皇帝无后,帝国没有储君,却也是隐患之一。

    尽管皇帝还年轻,尽管有了皇子也不一定最后就是太子,但有和没有的差别,却实在是太大了。

    简单地说,有了皇子,就是保底。万一皇帝有个三长两短,继承人也不用纷争,血脉就是最好的证明。

    至于皇帝心中所想,女子也能为帝,闺女也能成龙,却是臣子们谁也不会料到,且在目前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得益于高塔的通讯速度,皇帝看过爱妃和小婴儿后,正美滋滋地处理着奏疏,南阳捷报已经送到了面前。

    照例是简短的描述,不过是十来个字,但有“全歼”和“占领”等关键词,黄立不用再等详细的战报,便已经大喜过望。

    “万岁,这真是双喜临门,合该普天同庆。”洪元其躬身上奏,笑意不掩。

    南阳大捷不过是添头,诞下龙子才是帝国的大喜、大幸。万岁英明神武,后继有人,传承有序,至少能保证帝国几十年安宁。

    黄立刚想答应,但又沉吟起来。

    身为九五至尊,一言一行都要慎重。虽然是第一个子嗣,他也确实高兴喜悦,但是否现在就大庆特庆,还有待于商榷。

    最终,皇帝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北伐未竞全功,还不宜大肆庆祝。”

    凡事起于微小,并不是只有李云容会诞下龙子,黄立要一碗水端平。毕竟,他不会以长嫡选择继承人,而是要立贤。

    他辛苦打下的江山,创下的基业,哪会放心交给败家子。从这个角度看来,即便是皇后所生,也未必就能坐上龙椅。

    洪元其还待再劝,皇帝好象又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到桌案前,提笔写着书信。

    南阳大捷固然令人激动振奋,但在主战场,恐怕会让李来亨等人有紧迫之感,从而影响到稳扎稳打的既定战略。

    说是不争功,但好强之心谁没有呢?东路可是皇帝投注了最大资源,期望最高的战场。

    所以,黄立要写信提醒,要李来亨、塔天宝继续原来的战略战术。

    清军不是要坚守徐州嘛,正好,再来一次徐州大捷,歼灭数万清军,使其有生力量再遭重创。

    攻城拔寨不是取胜之道,人都没了,还打个屁呀!所谓存地失人……

    黄立写完给李来亨的书信,想了一会儿,又给党守素写了一封。大捷固然欣喜,嘉奖称赞之余,也要将士们戒骄戒躁,继续稳步推进,再建新功。

    诞下龙子的消息,也会散播出去,虽然不用大肆庆祝,但让军民安心,还是有着很重大的政治意义。

    至于普天同庆,至于大赦天下,黄立并不会这般隆重。

    想来,李云容也不会有什么怨言。毕竟,皇上的恩宠是没得说,这才是她坐镇后宫的根本。

    还有一点不能宣之于口的理由,那便是当时婴儿的夭折率。哪怕是皇家,也不可避免。

    生下来就封王的并不多,一般都是在稍微长大,甚至是成年之后,才得封王爵。

    想到妻儿,黄立微抿起了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

    那小娃娃,有点丑哇,既不象朕,也不象他娘亲。皮肤皱皱的,发红的,哭起来的声音倒挺宏亮。

    …………….

    淮安大捷,南阳大捷,胶东也是大捷,尽管歼敌数量不多。

    北伐的气势和胜利,对于光复区的老百姓来说,是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

    而战争的阴云已经刮向北方,北伐胜利后,便会彻底消散,由此带来的人心振奋,自是不用激发,便能表露。

    安享太平,是每个人的心愿。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便是最好的写照和表达。

    光复区的百姓是幸福的,虽然只有一年的安乐祥和,但已经从异族的严苛统治下解脱出来,已经从实际的变化中,看到了生活越来越好的希望。

    改善的不仅仅是生活水平,还有身心的轻松。不见金钱鼠尾的屈辱,能够再以汉家衣冠祭祀拜祖,能够昂首挺胸地活在这阳光之下。

    他们会为每一次大捷而激动喜悦,为天下太平的日益临近而憧憬。

    他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觉不自觉地为大明在添砖加瓦,在为北伐出力出钱。

    这是帝国的意志,是人民的力量,建设着战后疮痍的大明,为帝国军队提供着征战的动力和资源。

    从这方面讲,鞑虏的挣扎是徒劳无力的。在他们的治下,那些官僚,那些军队,虽然也是民脂民膏供养,但却是满着百姓的怨恨,甚至是饥寒的血泪。

    而刚刚光复的一些北方地区,比如山东,还有辽东金州,那里的百姓,却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大明的温情和善意,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板车是沉重的,勒得肩上火辣辣的疼,但赵老栓的脸上却满是笑容,脚下也分外有力,一步一步,望着远方,离家是越来越近。

    明军以势如破竹之势横扫胶东,清军或弃城而逃,或望风而降,只有寥寥几座城池负隅顽抗,也被明军一一攻克。

    其时,胶州城的清军集团惨败,在胶东驻防的清军已是不多。明军的战果并不算大,但也抓了两万多的俘虏。

    胶东既定,筹谋已久的规划便发挥了作用。

    青岛要塞要堆积如山的粮草物资,登州、烟台等港口也能停船装卸,只是畜力缺乏,多数还是需要百姓自己运输。

    但老百姓没有怨言,这可是为自家运输粮食物资,是为自己和家人能够吃饱肚皮。

    赵老栓和同村的两个小伙子便是一组,一辆板车上装了足有七八百斤的粮食和土豆。

    既有自己的吃食,又有要种植的土豆和麦种。拉这一趟,半数归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