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7章 人心乱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张勇吃了一惊,瞪大眼睛看着朱龙,难以置信的神情。

    朱龙避开张勇的目光,幽幽地说道:“您不知道这些消息?嗯,也正常。知道您对朝廷忠诚,自不会再打您的主意。”

    张勇马上明白了朱龙的话,明军劝降之举早有,可唯独漏过了他和王进宝。

    这既坑害了他俩,招致满人的猜忌,又使他俩与有心志动摇的绿营将领疏离,视二人为效忠满人的忠奴。

    嗯,连旗籍也没抬,连口称奴才的资格也没有呢!

    朱龙说出张勇都不太清楚的消息,显然明军的劝降和招抚一直没停。而他被蒙在鼓里,显然是下面将领军官们在瞒着他。

    “还有——”朱龙抬头看了张勇一眼,淡淡地说道:“朝廷已经开始向关外迁徙人口,此事您想必也不知道吧?”

    张勇确实消息闭塞,只能看到清廷想让他看到的信息。手下将领军官也不想告诉他这些,对他已经定义,倒是在防着他。

    恐怕也只有朱龙这个亲信,在要派他率军去西安时,才会如实相告。

    “这些——”张勇有些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沉声说道:“不一定是真的。”

    朱龙难看地笑了笑,说道:“大人,您不敢派人四下打听,可有些人却没这个顾忌。行商走路的,不多,可也有。在城门路卡处,稍微派人留心一下,还是能得到很多消息。”

    张勇暗自叹了口气,他知道朱龙不是一个人,而很多军官已经私下里串联。

    虽然没有叛反之迹,但对于清廷的信心正在崩塌,正在四下打听消息,谋求最后的生路。

    如果消息确实,满人都要逃到关外去了,你还派我去西安为满人卖命?

    朱龙也不待张勇再说,便坦白道:“大人,末将不去西安,希望您也别让这万多儿郎去白白送死。”

    “粮饷已经不能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又何必让弟兄们再搭上性命。他们或有父母,或有妻儿,死后连抚恤都拿不到吧?”

    张勇张了张嘴,心虚地垂下了眼帘。朝廷调兵,却连开拔的银子都没有拔付,只说军情紧急,到了西安再给。

    而且,粮饷确实有些难以为继,虽然拖欠得还不算特别严重。但对于甘肃绿营来说,原属贫瘠地区,生活向来清苦,粮饷不足,人心思乱。

    从种种迹象已经看出,对于甘肃,朝廷确有放弃之意。至少,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准备把军队逐渐东移,准备与明军在中原决战。

    但甘肃是绿营官兵的家,谁会背井离乡,把父母妻儿抛下?

    见张勇不说话,朱龙放缓了语气,继续劝道:“大人,朝廷今天调一万,明天调五千,不过数万人马,早晚被抽调一空。”

    “大人,王副将、陈副将皆被调走,明升暗降,朝廷已疑大人。孙思克虽在大人之下,却如钦差,监视日紧,恐其正找机会下手。”

    “若是大人为难,请派别将率军前往,末将解甲归田,回定远老家做个平头百姓。还望大人看在末将忠心耿耿的份上,放某离去。”

    张勇抬头看着朱龙,朱龙也无愧色,目光虽有些躲闪,但却没有改变的意思。

    “此事以后再议。”张勇思虑半晌,无力地摆了摆手,说道:“本将岂能让将士们白白送死。”

    接下来的话,张勇没有多说,但他心中已经甚是惊悚。

    朱龙敢抗命,并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并不全是倚仗着二人的情份,或许是真的有所倚仗。

    张勇猜测,绿营中的很多军官已经串联起来,只等着形势进一步明朗,便要反叛朝廷。

    只要明军再来几场大捷,或是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或是朝廷做出大规模出关的决定,这些军官便会趁机而起。

    良禽择木而栖,这是比较文绉绉的话;弃暗投明,肯定是明廷的招抚之语;为自己的身家性命着想,才是心底的真实。

    张勇不敢高估自己在绿营官兵心中的威信,特别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让人送死的话,难免激起反抗。

    兵精粮足,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又怎么指望士兵卖命?

    朱龙退了出去,独留下张勇在皱眉苦思。他感觉到了内忧外患,明军在虎视眈眈,手下的兵将也是暗流汹涌。

    同时,他还有心中的忿懑。已经被兵将所疏离,可朝廷呢,依然是猜疑不信任,这更让人心寒。

    怎么应对朝廷的调令,张勇现在只能拖,以粮饷为借口。如果朝廷补足,军心想必也有改变,阻力应该会大大减轻。

    “好吧,这也是个借口,想必孙思克也没有办法解决,能拖多久是多久了。”张勇无奈地发出哀叹。

    …………….

    京师。

    鳌拜等辅政大臣反复商议,确定了坚守徐州之策,又调动甘肃绿营,前往西安加强防御。

    虽然说是西安,但只要把甘肃绿营的人马调出来,还不是能随便改变地方。没有了本地的优势,如无水之鱼,粮饷全靠朝廷,还不是得俯首听命。

    这是鳌拜等人的如意算盘,甘肃绿营可能在西安,也可能被调去河南,甚至是山东。

    但好消息还没有收到,另一个噩耗却随之而来,让他们感受到了王朝末日的众叛亲离。

    察哈尔部亲王阿布鼐突然举兵反清,察哈尔都统晋津、附牧察哈尔的喀尔喀公垂扎布,以及察哈尔所属奈曼旗郡王札木禅积极响应。

    阿布鼐和两个儿子布尔尼和罗卜藏等率率领数千人马,起事后便直奔张家口。

    当时,察哈尔左翼四旗人马,在散秩大臣禅尔济、一等侍卫阿达、参领舒什兰的率领下,奉清廷之令调驻宣府。

    散秩大臣禅尔济等人不敢反叛,但察哈尔左翼四旗官兵,却不顾他们的阻拦,在宣府哗变,毁长城边墙去投阿布鼐亲王的队伍。

    起义队伍的兵势为之一盛,阿布鼐率军到达张家口以北的鄂西奚,夺取御马厂和清朝大臣马厂的马群,又挺进张家口。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