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52章 先占觉华  我真不是朱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黄立就是希望战局如此发展,先难后易,只要鞑虏被逼出关,光复北方便是一马平川,各地清军便会望风而降。

    所以,决战不在北方,而是在辽东。为此,黄立已经调动了足够的兵力,并向青岛和旅顺运输了大量的粮弹物资。

    刘享和李岳手中已经有了六镇人马,以及北洋、南洋两支万人的陆战队,即便刨去镇守登莱、青岛、金州的兵力,也能有七万左右的兵力。

    七万大军,占觉华、登陆宁远、塔山,将出关的鞑虏堵在锦州以西,足以抵挡十万鞑虏。

    如果时机抓得好,鞑虏大队就要卡在辽西走廊,想再回头走边墙绕道出关,恐怕也来不及。

    当然,黄立不会太过苛责,一切都交给刘享和李岳灵活掌握。甚至于,以攻克济南为标志的时间点,也不会强求他们遵守。

    时机差一些,也不过是战果大小罢了,对于整个战略上的成功,对全局的影响,关系并不大。

    就算现在实施行动,也能够达到目的,一举摧垮鞑虏的战心斗志。

    但黄立希望能等一等,让准备更加充分,出击才能更加凌厉。

    而他的想法,似乎与辽东的李岳和山东的刘享,相差不大。

    “刘享干得漂亮。”李岳放下捷报,笑着通报诸将,说道:“拿下登莱,虽是两军,却已形同一部。两大水师相助,一次便可运载三镇或四镇兵力。”

    登陆作战一定要保证一次投入的兵力充足和粮弹的供给,兵力不足,便有被鞑虏夹击,赶下大海的危险。

    而且,海路运输,风浪无常。为了避免万一的危险,跨海的距离越短越好。这也是明军要在旅顺占稳根据,先占领登莱的主要原因。

    登莱到旅顺,四百余里;旅顺到宁远,也是差不多的海路距离。古代航船的平均航速,大约在十五到四十公里每小时。

    也就是说,从登莱到旅顺,或是从旅顺到宁远,最慢两三天可达,最快只需一天。与陆路相比,速度已经是极快的了。

    这就能够基本保证后缓部队能够及时抵达,或是对面粮弹物资的补给不会中断。

    “当然,为了保险起见,在登陆行动前,还是要拿下觉华岛,作为后勤基地,并驻军两镇。如此,进可攻,退可守。”

    李岳沉吟了一下,说道:“从时间上算,应该在大举行动前月余占据觉华岛,并运输粮弹物资。”

    见李岳的目光投过来,胡国柱想了一下,说道:“我觉得还缩短点时间为好,以免鞑虏生出警惕,向宁远增兵,于我军登陆作战不利。”

    “或者——”他犹豫了一下,又接着说道:“与登陆作战同时进行,两三天的时间,两镇人马足以坚守。”

    现在的问题在于运力,两大水师既载兵,又运物资的话,就只能仔细算计筹谋。既使登陆的兵力能够抵挡鞑虏的进攻,又使粮弹不缺。

    如果有觉华岛作为基地,便是进可攻,退可守。提前囤积粮弹物资,可就近运输,不误军队使用。

    但也象胡国柱所说,时间很关键。早了,会引起鞑虏警惕,增兵防备;晚了,就没什么意义。

    李岳微微颌首,笑了笑,说道:“胡将军所言有理,诸位怎么看?”

    祖泽清眨巴了下眼睛,说道:“不如现在就出兵占领觉华岛,所留兵力也不用多,鞑虏没有水师,也不担心其来进攻。”

    “这样的话,反倒会让鞑虏生出错觉,以为我军是在牵制袭扰,就象水师沿北直隶沿海示威航行一样。战局还未完全倾转,鞑虏想必也不会有足够的警惕。”

    黑有功眼前一亮,拍了下大腿,赞道:“好啊!此时占觉华,鞑虏想必会左右为难。不管是大规模出关,还是派兵增援,都对我军北伐有利。”

    “况且,我军若登陆作战,也未必就选在宁远。葫芦岛,锦西,塔山堡,都能够切断鞑虏的退路。难道,鞑虏还能处处设防?”

    李岳的眼中也闪烁着光,从中得到了启发。

    用兵之道,真真假假,本来就无定数。他光想着隐藏手段,不让鞑虏提前防备,却有些走偏了思路。

    以明军水师之利,在辽东不占觉华,才更可能让鞑虏警惕。如果鞑虏只把明军占觉华,视为袭扰行动,那他的目的岂不是达到了?

    换句话说,有觉华作为基地,在其它地方登陆,其实也能起到阻断鞑虏的作用。

    就象明军若是在天津登陆,更能威胁到京师一样。但明军不正是在近海频频亮相,并不掩饰意图,以牵制京畿清军?

    能登陆的地方太多,多到清军防不胜防。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担心引起清廷警惕?让他们误认为又是示威,或是袭攻牵制不好吗?

    狼来了,狼来了!喊多了,人也就麻木了。

    “祖将军此议高明。”李岳不是那种嫉贤妒能的人,不掩赞赏地连连点头,说道:“既是如此,那便加紧行动。先调一镇入驻觉华,并命水师加紧运输物资。”

    对于海岛,缺乏水师的清廷已经完全放弃。说是占领,不过是不用战斗便能占居的无人之地,非常的轻松。

    说起来,黄立也没有要求辽东明军在宁远登陆,这也与他的历史知识有关。

    辽西走廊狭窄,不适合展开,也不适合登陆。但据他所知,在锦西,在葫芦岛,在塔山铺,却都是可以实施行动,割断与锦州的联系。

    辽沈战役的关门一脚,那就是锦州;而打下锦州的关键,却在塔山阻击战。

    塔山位于锦西与锦州之间,东临锦州湾,西接白台山,山与海之间最狭窄的一段,仅有十二公里宽。

    塔山距锦州六十里,距锦西八里,离葫芦岛不过十里。周围是平缓的起伏坡地,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岘山和白台山。

    由于塔山是锦西至锦州的必经之道,明军在此切断鞑虏退路,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所以,李岳等人的思路,也不局限于宁远,而是有数个选择。至少,除了宁远外,黄立也是比较看好此地。

    当然,觉华作为后勤基地,如果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